膠東在線7月18日訊(通訊員 徐冰鑫 王慧亮)2024年6月26日,遼魯航線海域5G網絡全面建成并正式投運,標志著我國首次實現了5G網絡在海上的規模化連續覆蓋。在這條連接華東與東北的“黃金水道”上,移動5G信號跨越茫茫黃渤海域,將山東省煙臺市與遼寧省大連市緊密相連,開啟了5G技術賦能海洋經濟的嶄新篇章。
海上網絡連續覆蓋,移動5G鑄就新里程碑
自2019年起,山東移動煙臺分公司(以下簡稱“煙臺移動”)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開啟海上網絡連續覆蓋專項攻堅,致力于將渤海灣打造為我國的5G“信息內海”。面對海面與陸地交界區地形復雜、外部干擾頻繁、海域環境惡劣等重重挑戰,煙臺移動網絡建設者們歷經近六年的艱苦奮戰,成功建成275處海面覆蓋站點,構建起“面、線、點”相結合的海上5G網絡覆蓋體系,并打造出700MHz+2.6GHz+4.9GHz多頻段分層分級海域立體覆蓋網絡,確保了海域通信的穩定高效。
自遼魯航線海域5G網絡全面建成并正式投運以來,煙臺移動精心運維保障,全力確保海域5G網絡持續穩定運行,各項性能指標在測試中均表現出色。無縫銜接、速度迅捷的移動5G網絡,為航線旅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顯著提升了海事管理效率和應急響應能力,讓“人享其行”的夢想真正照進了現實。
創新思維巧解難題,彰顯國企擔當作為本色
與陸地網絡建設相比,海域網絡建設面臨著更為復雜的挑戰。海洋環境的特殊性對網絡設備的適應性、穩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海域的廣袤范圍、多變氣候則進一步增加了網絡建設和運維的難度。煙臺移動以創新為刃、化匠心為筆,依托一系列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舉措,成功攻克了這諸多難題。
在遼闊海域的晴空之上,“虛擬海上專網”已實現了自煙臺至大連的成功對接,頻率優先級及負載均衡技術,為海上業務接入的均衡分布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踏波逐浪的渡船之上,創新研發的“700MHz無線直放站+船艙分布系統”已付諸應用,有效解決了輪渡用戶側深度覆蓋的難題。
在星羅棋布的平臺和島嶼之上,煙臺移動已成功完成了4處海上風電平臺升壓站及2處海島海事雷達站的5G站點建設開通,實現了海域覆蓋的精準補盲。
在晝夜耕耘的油田之上,煙臺移動與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渤南作業公司合作建設的渤海墾利6-1油田BZ35-2平臺5G基站正在高效運轉,為中遠海域作業提供了高效、穩定的通信保障。
5G引領數智轉型,賦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進入2025年以來,煙臺移動圍繞賦能海洋經濟的核心目標,進一步加大對海洋相關項目的投入力度。通過建設5G專網、建設智慧漁港等舉措,助力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
在智慧漁船漁港項目中,煙臺移動與龍口、牟平等地合作,引入5G技術提升漁船漁港的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了漁業生產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時,與煙臺恒洋海上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龍口海上風電場施工過程全監管項目,通過陸基監控+施工船監控的方式,實現了風電場施工的全天候、全方位監管,有效提升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展望未來,煙臺移動將繼續秉承“向海圖強”的精神,不斷優化海域5G網絡,提升網絡性能與覆蓋廣度;加強與各方的溝通合作,共享海上資源,建設更多海上5G通信基站;引入智能化、個性化服務方式,滿足海域用戶多樣化需求;積極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和服務渠道,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持續推動技術創新與應用創新,為海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助力海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