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銀行工作人員耐心勸阻,我這養老錢才保住了!”老人緊緊攥著未到期的存單,聲音仍有些顫抖。這是煙臺銀行2025年7月成功攔截的一起詐騙案件現場,也是該行“八五”普法工作成效的生動體現。
自2021年啟動普法專項行動以來,煙臺銀行以“潤物細無聲”的姿態扎根基層,將法治宣傳融入金融服務日常,構建起“網點+社區+商圈”三位一體的普法網絡。截至2025年7月,累計開展普法活動320余場,覆蓋市民超15萬人次,成功攔截電信詐騙案件3起,為客戶挽回經濟損失60余萬元。
晨會里的“法治微課堂”
每天清晨,各網點通過“晨會微課堂”“案例研討會”等形式,組織員工開展法律培訓46場,參與率達100%。邀請法律專家開展專題講座12期,重點解析擔保制度、風險防控等實務問題。這種“碎片化學習+案例研討”的模式,讓法律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扎根。
社區里的“法治責任田”

“阿姨,陌生鏈接不能點!”在芝罘區某社區,大堂經理正用煙臺方言給居民講解“保健品詐騙”套路。煙臺銀行摒棄“大水漫灌”,開展小而精的“社區金融法治小課堂”,用本土化語言講解詐騙手法和防范要點,提升社區居民的“免疫力”,活動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萬余份。從“以房養老”騙局到“二維碼陷阱”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累計發放的1.2萬份手冊里,藏著居民防騙的“錦囊妙計”。
商圈里的“法治風景線”

走進煙臺銀行的周邊商圈,多家商戶柜臺上的普法海報格外醒目。“銀行幫我們梳理了融資合同風險點,現在簽合同前都會先咨詢律師。”某餐飲店老板感激地說道。煙臺銀行深入周邊商圈,在商戶門店張貼普法海報,借助商戶客流量擴大宣傳覆蓋面。幫助小微企業了解融資過程中的法律風險,規范融資行為。累計為100余家小微企業提供普法服務,獲得小微企業的廣泛認可。
科技賦能的“智慧防線”
“賬戶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屏幕上,風險監測模型實時跳動。2024年9月,系統預警一起異常轉賬,工作人員通過“人工核驗+警銀聯動機制”,30分鐘內鎖定詐騙分子,為客戶挽回30萬元損失。這樣的“科技+人力”雙保險,已成功攔截多起電信詐騙,充分展現了警銀攜手打擊涉詐涉騙的高效協同效能,彰顯了金融機構守護百姓“錢袋子”的責任擔當。

從“普法送福”春聯里的法治祝福,到“小小銀行家”活動中的童聲笑語;從社區文藝匯演的普法小品,到偏遠鄉鎮的“流動課堂”,煙臺銀行用“接地氣”的方式,讓法治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正如該行負責人所說:“普法不是一陣風,而是要像海風一樣,年復一年吹暖人心。”在這片法治金融的沃土上,煙臺銀行正以“潤物細無聲”的堅守,為百姓錢袋子筑起堅固防線,也為區域金融生態注入溫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