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濕熱防風險 科學防護保平安
2025-07-22 16:29:16 來源: 膠東在線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時節(jié)的高溫高濕天氣易導致人體熱量蓄積,不僅會帶來體感不適,更暗藏諸多健康風險。掌握科學防護知識,方能安然度夏。
高溫高濕天氣下,特殊人群需重點關注,細心呵護是關鍵。
1.老人、幼兒、孕婦群體:老人散熱能力較弱,嬰幼兒體溫調節(jié)功能尚未完善,孕婦代謝旺盛,均易受濕熱影響。應減少室內熱源,空調風扇避免直吹,注意早晚通風。穿著寬松透氣的淺色棉質衣物,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忌油膩辛辣,主動少量多次飲用溫水或淡鹽水。避免高溫時段外出,外出做好遮陽,備好防暑藥品。可在室內適度運動,切勿單獨留在車內。家人需時刻關注其狀態(tài),一旦出現(xiàn)中暑先兆,應及時處理或送醫(yī)。
2.戶外工作者:盡量避開高溫時段工作,每工作30-45分鐘休息15-20分鐘。穿輕薄透氣的淺色衣物,配備寬檐帽等裝備。工作前要提前補水,工作中定時補水,避免飲用含糖、含咖啡因及酒精的飲品,休息時應選擇陰涼處降溫。
3.慢病患者:高溫高濕可能加重基礎病情。需定期監(jiān)測身體指標,隨身攜帶急救藥品,出現(xiàn)不適時及時休息補水,癥狀嚴重者立即就醫(yī)。嚴格遵醫(yī)囑用藥,留意高溫對藥物療效的影響,減少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
普通群眾也需做好大暑高溫高濕天氣的應對準備。
1.日常防護要做好,健康習慣很重要。勤補水是防暑的關鍵,淡鹽水、綠豆湯都是不錯的選擇,既能補充水分,又能補充電解質。衣物應選擇輕薄、透氣的材質,利于汗液蒸發(fā)。合理使用空調、風扇等設備降溫,切勿貪涼,避免長時間直吹冷風。
2.中暑急救別慌亂,正確步驟來幫忙。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中暑,要立即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其衣物,用濕毛巾擦拭身體降溫。若患者意識清醒,可讓其飲用含鹽清涼飲料;若癥狀嚴重,出現(xiàn)昏迷、高熱等情況,需立即撥打120送醫(yī)。
高溫高濕天氣雖難耐,但只要掌握科學防護知識,就能有效規(guī)避健康風險,平安舒適地度過大暑,共迎清爽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