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防 仁心守護】之二十三——煙臺市疾控中心監督四科:用堅守筑牢醫療衛生安全防線
2025-09-12 15:54:17 來源: 膠東在線
通訊員/褚金花 曲曉陽
【編者按】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的節日主題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作為醫師隊伍中不可或缺的守護者,公共衛生醫師以德立身,以技立業。在重點傳染病防控前沿、突發公衛事件處置一線,他們用精湛技能與醫者仁心,筑起守護生命的堅實屏障;在精密嚴謹的實驗室里、公共衛生監測戰線上,他們用數據一錘定音,以科學研判預警,搭建疾病防控的嚴密網絡;在慢性病綜合管理陣地、衛生監督執法現場,更在健康知識普及的每一處角落,他們傳遞健康理念,詮釋著群防群控的使命擔當。為充分展現疾控工作職責和公衛醫師的良好精神風貌,煙臺市疾控中心推出“匠心筑防,仁心守護”系列專題報道,激勵全市疾控衛士堅守初心、精益求精,為推進全市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不竭力量!

在美麗的港城,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身著藍盾制服,穿梭于全市大大小小的醫療機構,他們雖不是白衣天使,卻用同樣執著的守護,為港城市民撐起一片健康晴空,他們就是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監督四科的“藍盾衛士”。作為醫療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他們始終以“依法執業、規范診療”為核心目標,通過“強監管、嚴執法、廣宣傳”三維協同發力,持續凈化醫療服務環境,切實筑牢群眾就醫的安全屏障。
以規范為基,校準醫療機構 “航向標”?
依法執業是醫療機構運行的基石。監督四科著力推動監管模式從“事后查處”向“事前預防、事中規范”轉變,全面提升監管效能。以醫療機構依法執業風險防控“藍盾行動”為重要載體,持續深化監督檢查,通過強化機構自我監管意識、壓實主體責任,讓依法執業理念真正融入日常運營的每一個環節。針對醫療美容、口腔等社會高度關注的領域,實施動態量化分級管理。完成1045家口腔機構和110家醫療美容機構評級,建立部門聯合獎懲機制,將評定結果通報行政審批、醫保部門以強化信用懲戒,同時通過政府網站、主流媒體等公示結果,構建“政府協同、社會監督”的共治格局。?
以利劍出鞘,斬斷非法行醫“毒藤蔓”
非法行醫嚴重危害群眾健康,我們堅持露頭就打、聯查聯治,持續保持高壓震懾。聚焦重點領域,精準發力打擊。針對“黑診所”“游醫假醫”,緊盯城鄉結合部、城中村、農村地區等高發區域,常態化開展突擊檢查與專項整治,累計查處無證行醫案件近兩千件;深化部門協作,凝聚打擊合力。建立“亮劍風暴”聯合執法機制,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集中攻堅,加大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數十起,實現“行政執法與刑事追責”無縫銜接;創新監管模式,構建長效機制。建立非法行醫媒體曝光制度,定期公示案件查處情況,逐步構建起“不敢非法、不能非法、不愿非法”的長效治理格局。
以普法為光,照亮依法就醫“平安路”?
堅持“監督與引導并重”,通過多維度普法提升機構與公眾法律意識。針對醫療機構,以“送法進醫院”為抓手,推出“四個一”舉措:組織簽訂依法執業承諾書,建立依法執業內部監督隊伍,開展常態化法治教育培訓,落實風險防控機制。通過召開專題培訓會議、“送法規、送培訓、送服務”普法講堂、衛生監督進醫院等活動,以法治引導推動醫療機構依法依規執業。面向社會公眾,堅持健康宣教與風險防范并重,借助“衛生監督宣傳月”等契機,制作發放各類醫療衛生宣傳材料。通過公眾號推送科普文章、社區現場宣講等多元途徑,廣泛普及醫療健康知識,切實提升群眾自我防護能力,形成“機構自律、公眾知法、社會共治”的良好格局。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面對醫療行業新業態、新風險,煙臺市疾控中心監督四科的“藍盾衛士”們將始終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堅守崗位,以“執法為民,護佑健康”的初心扛起責任,用堅實的行動與硬核的擔當,持續筑牢港城醫療衛生安全防線,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