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0月15日訊(通訊員 王朋祥 劉作華 姜琳) 今年四月份,煙臺海陽留格莊鎮后望海村來了一個新面孔——薛曉。1987年出生的他,成為了村黨支部書記,從此,村莊的面貌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在茶棚里和村民交流的人正是薛曉,老家在鳳城街道北河溝村,曾在北京當兵9年,退役在北京的一家國企工作。他選擇回到海陽,是機緣巧合,也是情理之中。“作為一個海陽人,心系家鄉,特別想回去建設家鄉,偶然的一次機會,在海陽市政府的公開網站上,看到公開遴選黨組織書記簡章,就報了名,想去試一試。”最終,薛曉如愿以償,通過遴選成為后望海村的黨支部書記。
薛曉說道:“來到村子之后,心理落差特別大,對比周邊村的基礎設施環境的話,我們村比較落后,人家村都是水泥路,我們村現在還是土路,但是既來之,則安之,作為一名黨員,要有使命,要有擔當,要有責任,就要想方設法為村子做點實事。”
針對現狀,薛曉和村兩委一起給村里安裝了40多盞路燈,給每戶村民家中安裝了天然氣管道,道路也得以改造。
別看他年輕,做起事來講究方式方法,來到村里,他組織召開兩委會,確定每個兩委干部的工作職責,形成了輪班工作制度,此外,他和村兩委成員一起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村情民意,短時間內就掌握了村莊的情況。
“村里的一些困難戶,書記能親自到門到戶去慰問去了解情況,了解之后書記出來和村民說,困難戶的困難,能幫助解決就幫助解決,我們書記確實給后望海辦實事。”后望海村村民胡榮花說道。
后望海村是我市南茶北引最早種植茶葉的村莊,目前有茶園近百畝,茶葉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了解到目前茶業發展面臨銷售困境,薛曉打算以此為引,破解難題。
“以本村的優勢做一個品牌銷售,將來依托品牌的這種文化和影響力,做大市場。現在正在談一些類似于電商,還有企業采購平臺,包括一些實體的連鎖店,都在接洽,為了給我們村增加市場規模,擴大生產力,給農民增收,更好的發展本村的經濟優勢。”薛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