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聊城日報》1版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動力安全是車企難以逾越的險峰。面對這一挑戰,中通客車以十年攻堅之志,在“科技創新引領標志性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的精準助力下,在動力系統安全高效管控領域實現突破,成果斬獲省科技進步獎,更將品牌旗幟牢牢插在了全球新能源客車市場版圖之上。
中通客車新能源客車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調試新能源客車
眼下,中通客車正在加緊生產一批發往智利的新能源客車,這批車輛全部應用了企業自主研發的電控產品。中通客車客車研究院技術研究經理陳振國介紹:“我們研制了新型電池管理系統,開發了智能整車控制器,首創高精度動力系統建模與云邊交互技術,能變被動防御為主動消除隱患,大幅提升電池安全性。”
出口智利的中通純電動客車
優異安全性能的背后,是研發團隊十年攻堅的故事。當山東省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列為發展重點之時,中通客車以戰略眼光鎖定動力系統管控這一“卡脖子”環節,將研發靶心精準聚焦于行業痛點——動力電池安全防護與整車能量優化技術,凝聚政策、資金、人才資源,全力破局行業難題。
十年磨一劍的研發長跑迎來突破性成果。不久前,中通客車自主研發的新型電池管理系統與智能整車控制器,應用了首創的“高精度動力系統建模與云邊交互技術”,顛覆傳統被動防御模式,實現了對電池隱患的主動識別與快速阻斷。
“這相當于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電池系統,裝上了‘智能防火墻’。”中通客車客車研究院院長齊洪磊形象地闡釋。同時,該公司“路況自適應的整車能量高效管理技術”成功落地,顯著提升整車節能效率5%—8%。該項目不僅填補了國內外技術空白,其核心指標更經國際權威機構認證達到領先水平。
技術突破迅速轉化為市場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搭載中通客車新型電控系統的新能源客車,成為品質與安全的代名詞。搭載新產品的新能源汽車服務山東省“公共領域交通全面電動化”等項目,以及國慶70周年慶典、北京冬奧會等國內重要活動,并搶占越來越多的國際市場。在葡萄牙、新加坡、阿聯酋、丹麥、保加利亞等市場,中通客車已成為新能源客車代表品牌之一。
從精準嵌入產業鏈核心環節,到十年磨一劍攻克動力電池安全壁壘,再到以硬核科技擦亮“中國智造”的金字招牌,中通客車的創新之路,正是聊城以科技創新驅動標志性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政府精準施策與企業聚力攻堅的雙向奔赴,“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的不斷推進,讓一個個像中通客車這樣掌握核心技術的山東好品牌不斷脫穎而出,展現了制造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