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9月4日訊 近日,針對散貨作業粉塵較大難題,山東港口煙臺港聯通國際件雜貨碼頭公司,發揮“鉆”“創”作風,自主研發無動力環保糧食卸船漏斗,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作業環保與降本增效雙提升,為港口的綠色智慧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解決方案。

在傳統散糧卸船作業中,傳統門機抓斗向漏斗內放料時,物料沖擊易產生大量粉塵,嚴重影響現場作業環境。為解決這一難題,公司成立專項攻堅團隊,深入現場調研貨種特性,創新提出“無動力防塵”理念,依托物料自身重力,成功研發。
該裝置在上方漏斗口內創新增設無動力抑塵格柵結構。利用物料下落時的沖擊力,使格柵在進料瞬間自動開啟,物料通過后,格柵憑借鋼板自重實現自動閉合,從而有效抑制粉塵外逸,實現全程密閉控塵。整個裝置無需外接動力,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運行成本顯著降低。
應用無動力環保糧食卸船漏斗后,散糧卸船作業現場粉塵擴散大幅降低,同時避免了門機漏斗與原作業設備防塵網等發生碰撞造成設備磨損,環境質量顯著提升,人工清理強度也明顯降低。據計算,使用該漏斗裝置作業預計可達70萬噸,每年可節約場地清理設備費用約18.4萬元,節省人工清理成本約15.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