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6月15日訊(通訊員 侯俊南 宮欽釗 潘曉蕓) “前一陣流轉200畝地種花生,急需用錢,聽說家里這個股權證能拿去銀行貸款,我就去試了試,沒想到還真行嘞,又快又方便!庇诟Ax是海陽市郭城鎮五村村村民,前幾天,他用自家“股權證+房產證”從郵政儲蓄銀行申請了28萬元貸款,從申請、審核到放款,僅用了2個工作日,于福義見誰都樂呵呵地。
看不見摸不著的“股權”能質押貸款?記者在海陽市農村經管中心找到了答案。于福義所說的“股權證”,實際上就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后頒發的“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證”,而股權質押貸款則是海陽“后產改”時代解決“三農”融資貸款擔保難的一種創新舉措,農民利用持有的集體資產股權作為質押,可以便捷地獲得貸款支持。
2019年,海陽成為煙臺市唯一獲批全省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試點單位的縣市區,為進一步推進試點工作,海陽市先后制定了《海陽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辦法》《海陽市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登記管理辦法》等多個管理細則和實施辦法,構建了產權交易、價值評估、質押登記、風險防控、信用評價、資產處置“六大平臺”,立足資源變資金、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激活了農村資產資源,破解了農民貸款難題,讓農村賦權活權改革之路愈走愈寬。
“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沒有經驗可循,沒有樣本參照,也沒有模式借鑒,對海陽乃至全煙臺市來說都是個不小的挑戰!睋j柺修r業農村局分管負責人孫延青介紹,2019年海陽市便確立了4鎮10村為改革試點區域,全面開展集體股權質押、個人股權質押業務,2019年全部完成清產核資與登記賦碼工作,創辦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720個,為開展“股權貸”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拓寬農業農村農民融資渠道,解決融資難、融資貴方面,海陽立足本地,創新舉措,選取了權限較寬、熟悉本地情況的海陽農商銀行、郵儲銀行和農業銀行作為試點銀行推行“股權貸”。試點銀行在開展小額惠農貸的基礎上,創新了“股權+信用”授信方式,探討“質押貸+信用貸”新模式,提高了貸款額度,讓很多小農戶和村集體嘗到了甜頭。
二十里店鎮邵伯村是首先獲益的農村集體資產股權嘗試“股權貸+信用貸”村。2019年,邵伯村成立起黨支部領辦果蔬合作社,大力發展軟棗獼猴桃產業,但受資金限制,很多基建問題得不到解決,規模一直上不去,嚴重影響了獼猴桃產業園的發展,村黨支部書記宋立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質押貸+信用貸”新模式拓寬了宋立元的思路,在連續召開兩委會、合作社股東大會后,邵伯村通過集體資產股權和個人授信向海陽市農商銀行申請了貸款。“''股權貸+信用貸''解決了我們合作社發展的大難題,這幾天農商銀行本地擔保公司的200萬就放款了,月底''省農擔''的300萬也就放下來了。”解決發展資金后的宋立元滿身輕松。
“'股權貸+信用貸'讓農戶、村集體融資成本下降10%以上,授信額度提升30%以上!焙j栟r商銀行信貸管理部負責人說,股權質押貸款利率低,通常按不高于基準利率上浮20%執行,在辦理貸款時手續相對簡單,農民、村集體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持股權證到所在鎮級農村經管部門備案后,即可到試點銀行辦理質押貸款。
破解“三農”資金發展難題,實現鄉村振興,海陽一直在探索前行。開展“股權貸”業務,為農村發展“輸氧供血”,釋放了農村“產改”紅利,讓農村資產資源活了起來,目前,海陽已落實股權質押貸款112筆,累計金額123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