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2月23日訊(記者 許加薇 王向榮)12月23日,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煙臺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發布“十三五”時期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會上,煙臺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永杰回應記者問及“十三五”時期,煙臺交通服務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方面的工作時表示,近年來,煙臺市交通運輸局堅持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推進農村公路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和服務農村脫貧致富的保障措施,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積極做好“路站運富”四篇文章,構建一體化扶貧機制,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做好“路”的文章。對貧困村道路改造需求,進行了全面的摸底調查,全部建立工作臺帳,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拓寬資金籌措渠道,通過爭取省級扶貧補助資金、每年從市級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中預留20%專項資金、爭取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政策性貸款等方式,解決縣市區貧困村道路改造資金不足難題,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在全省率先完成277個省定貧困村和259個市級重點貧困村道路建設任務。
做好“站”的文章。按照省定貧困村三年通客車、每個省定貧困村同步建設一個客運站點的工作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根據每個省定貧困村的公路交通條件和客運發展實際,規劃了一般招呼站、港灣式停靠站和簡易站三種類型的客運站點,結合通客車工程實施,科學合理安排客運站點建設任務。“十三五”期間,累計建設農村候車站3500多個,進一步改善農村群眾候車和乘車環境。
做好“運”的文章。在改善農村公路硬件設施、確保客運班車運行安全的基礎上,指導道路運輸企業克服客運車輛不足、線路經營困難等問題,采取延長原有客運線路、新開通線路等方式,為省定貧困村開通客運班車,全市所有建制村全部實現通客車,農村群眾出行更加便捷。
做好“富”的文章。立足農業產業發展,服務煙臺蘋果、大櫻桃、粉絲等一批本土品牌,形成糧油、果品、蔬菜及新興產業等農業產業集中、后發優勢明顯的產業集群帶。助推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建設旅游公路,串聯旅游景區、水果采摘園、特色觀光園,增加群眾收入。助推紅色產業發展,修建海陽市地雷戰遺址進出口路、海陽市地雷戰景區紅色旅游公路和牟平區楊子榮紀念館等一批紅色旅游路,拓寬了農村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