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于7月25日(星期五)上午舉行煙臺市上半年經濟社會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邀請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孫吉鵬;煙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正功;煙臺市商務局副局長秦立燕;煙臺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晨光;煙臺海關綜合業務一處副處長張帥介紹情況,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科副科長劉曉云主持。

2025.07.25 09:00
主持人: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本場發布會,主要向大家介紹煙臺市上半年經濟社會運行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出席本場發布會的發布人,他們是: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孫吉鵬先生;煙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正功先生;煙臺市商務局副局長秦立燕女士;煙臺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晨光先生;煙臺海關綜合業務一處副處長張帥先生。
今天的發布會,我們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歡迎線上線下的記者朋友。
首先,請孫吉鵬副主任介紹煙臺市上半年經濟社會運行情況。
孫吉鵬:
各位媒體朋友:
上午好!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錨定“走在前、挑大梁、作貢獻”的使命擔當,系統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推進優勢行業快速崛起、弱勢領域提質增效,推動上半年全市經濟社會運行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根據市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5375.1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1.19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2344.67億元,增長8.9%;第三產業增加值2859.25億元,增長4.5%。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農業生產形勢良好,糧食穩產豐收
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大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強農產品穩產保供,聚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爭創省級鄉村振興片區5個。上半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8億元、增長4.5%,夏糧生產再獲豐收,預計連續3年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蔬菜、水果(含瓜果)產量分別增長2.7%和2.3%,豬牛羊禽肉產量增長14.1%,水產品產量增長3.9%,主要農產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二、工業經濟領跑全省,高端制造支撐有力
深入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開展先進制造業企業倍增發展計劃,推進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建設,新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77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2523家。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4%,增速居全省首位,較2024年全年加快4.4個百分點。總量前十大行業“7升3降”,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骨干行業快速增長,帶動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7%,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質效提升,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
高標準實施現代服務業提升發展突破行動,推出第二批20項生產性服務業突破事項,協同第一批30項,形成梯次培育、滾動發展的良好格局。1-5月,規上服務業9個重點行業營業收入增長7.4%,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4.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3.5%,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3.4%,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13.5%,現代服務業成為拉動服務業增長的主力。
四、消費市場持續回暖,政策效應逐步顯現
出臺加力提振消費的實施方案,以“一路山海·煙臺購”消費促進年為主線,舉辦各類重點活動110場、重點會展55場,獲評“中國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優秀城市”。以舊換新政策成效顯著,累計帶動銷售汽車3.85萬輛、家電37.9萬臺、3C產品27.2萬件等,直接拉動消費超70億元。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44.95億元、增長6.2%。限上批發業和零售業銷售額分別增長4.3%和13.6%,限上住宿業和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增長12.9%和15.1%;網絡零售額達260.7億元、增長11.1%。
五、項目建設扎實推進,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全市上下強化“項目為王”理念,接續構建“千億領航、百億支撐、十億帶動”的重點項目建設格局,扎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力擴大有效投資。上半年,337個省市級重點建設類項目開復工率達90.8%、投資完成率51.7%;298個計劃竣工項目已投產130個、新增產值388.9億元。受同期高基數影響,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2.3%,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5.8%,上拉全部投資增速2.9個百分點,投資結構向優向好。
六、外貿規模再創新高,開放水平持續提升
建立全市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工作機制,深入實施外貿骨干、新增實績“雙百工程”,加快全球保稅混配中心建設,全國首單“保稅混金”落地,有效推動進出口穩定增長、提質增效。上半年,完成外貿進出口2534.6億元、增長16.1%,總量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增長6.1%,進口增長31.5%。貿易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27.8%,占比達55.2%;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8.2%,占比提升至73.2%。
七、民生保障堅實有力,居民生活持續改善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加民生投入,兜住民生底線,以民生改善促經濟發展。上半年,民生支出39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79.6%,18項重點民生實事加緊推進。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9萬人。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76元、增長5.6%。市場價格平穩,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下降0.1%。迎峰度夏期間,成功應對全網負荷17次破千萬千瓦,電力安全保持穩定供應。
總體來看,全市經濟延續了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向新向好因素不斷累積。昨天召開的全市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調度推進會議,明確了下半年要突出抓好的重點任務,我們將堅決做好貫徹落實,全力以赴完成年初制定的預期目標,支撐“十四五”高質量收官。
主持人:
感謝孫主任的全面介紹。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首先,我們請現場的記者朋友提問,請大家舉手示意我。
中國山東網記者提問:
工業是穩增長的“主戰場”。請具體介紹一下我市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張正功: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今年以來,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加力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在區市、部門和廣大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工業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呈現“增長快、產業穩、動能足”的特點:
一是工業生產增長快。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分別高于全國、全省7個、5.7個百分點,較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全國萬億城市首位。龍口、蓬萊、牟平、招遠、海陽5個區市實現10%以上增長,對全市形成有力支撐。全市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3.9%、增速居全省第1。1-5月,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8.3億元、居全省第2位。
二是重點產業運行穩。上半年,全市6大千億級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3.9%,較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其中,綠色石化、有色及貴金屬、電子信息產業產值持續保持10%以上增長勢頭。在重點產業的有力帶動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4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916.8%、40.7%、15.7%、5.7%,合計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2個百分點。
三是骨干企業動能足。受項目投產、產能釋放、訂單充足等利好因素共同提振,我市龍頭骨干企業增勢良好,特別是在裕龍石化、萬華蓬萊、濰柴弗迪等一批新投產項目的拉動下,全市工業經濟持續保持較高增速。重點技改項目推進順利,我市骨干企業實施的100個過億元重點技改項目全部開復工,完成投資132.4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60.2%,為培育壯大工業增量積蓄了更多發展動能。上半年,我市成功獲評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
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深入落實全市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調度推進會議精神,扛緊扛牢工業大市責任擔當,穩運行、促生產、強保障,努力實現全年預期增長目標,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謝謝!
中新社記者提問:
請問在支持優質中小企業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張正功: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優質中小企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瞪羚、獨角獸等各級各類優質企業4000余家。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梯度培育,推動優質企業規模發展。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企業“播種”行動和優質中小企業“挖潛強基”行動,動態完善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庫,構建三級培育體系和雙輪驅動培育路徑,對標企業成長階段精準匹配扶持政策,全方位支持優質企業迭代升級。上半年,我市新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77家、累計1671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372家、累計2124家,數量均居全省前列,優質企業能級規模和發展活力加速躍升。
二是堅持沿鏈布局,推動優質企業集聚發展。加大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力度,引導各區市聚焦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暢通協作網絡,助推優質中小企業集群化發展。萊州汽車零部件、龍口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獲評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數量累計達到13個。深入實施融鏈固鏈行動,今年以來,依托各產業鏈開展供需、創新、人才、金融等各類融鏈固鏈對接活動150余場次,帶動一批本地中小企業卡位入鏈。
三是堅持創新引領,推動優質企業轉型發展。鼓勵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73家企業的98個項目入選2025年度山東省第一批技術創新項目計劃。鼓勵企業加快管理創新,45家企業的質量管理經驗遴選為2025年全省質量標桿典型經驗,數量居全省首位。支持中小企業智能化提升,深入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舉辦“服務商進企業”活動10余場,9個項目入選省“工賦百景”揭榜掛帥培育庫,69家企業獲評山東省2025年度數字經濟“晨星工廠”。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新認定市級綠色工廠72家,累計達到292家。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優質企業培育力度,強化政策引導,狠抓梯度培育,堅持精準服務,全力支持廣大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做精做強,激發企業更大發展動力。謝謝!
煙臺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提問: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外經貿發展形勢,煙臺外貿進出口仍實現兩位數增長,令人振奮,能否詳細介紹一下外貿工作情況?
秦立燕: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就像剛才記者朋友提到的,今年的國際環境嚴峻復雜,給外貿工作帶來很大挑戰。全市商務系統頂住壓力、攻堅突破,矢志不渝抓重點、抓創新、抓落實、抓服務,推動外貿保持良好勢頭。上半年,完成進出口2534.6億元、增長16.1%,創歷史新高。其中,總量占全省14.7%,為全省貢獻近三分之一的增量;增幅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3.2、9.3個百分點。一是基本盤更加穩固。創新實施外貿骨干、新增實績“雙百工程”,精準出臺《關于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措施,逐一走訪、靠上幫助萬華、中寵等70多家企業解決100多項問題,重點調度的百家骨干企業增長面達62%,完成進出口1895.4億元、增長27%。二是開拓市場成效顯著。聯合機電、紡織、輕工等6大國家級進出口商會,創新實施產業鏈“千企出海”境外市場開拓行動,向全市5500多家外貿企業推介392場展會,為企業搭建出海平臺、打通出海渠道,上半年,122家次企業完成意向成交額近1億美元,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408.3億元、增長13%。三是新增長點支撐有力。全市新增煙臺凱實工業、煙臺阿姿誼襪業等市場主體400多家;先后在美國、日本、韓國、東盟12個國家和地區布局海外倉31個,帶動進出口11億元。加快全球保稅混配中心建設,全國首單“保稅混金”落地我市,煙臺成為金銅鐵煤油等混配業務最多、要素配套最全的城市。
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深入研判外經貿形勢變化,千方百計穩企業、拓市場、優服務、提質效,全力推動外貿發展再上新臺階,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全省外貿工作作出更大貢獻。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煙海e家記者提問:
上半年我市生豬市場行情如何?下一步,市農業農村局將采取哪些措施穩定我市生豬生產?
吳晨光:
生豬作為重要農產品之一,其穩產保供直接關系到民生需求。自春節以來,生豬市場總體供應充足,生豬價格震蕩起伏,目前價格穩定在7.4元/斤左右,養殖場戶盈利狀況較為穩定。上半年,生豬出欄237.4萬頭,同比增長8.58%;豬肉產量19.74萬噸,同比增長9.10%。
下一步,市農業農村局將持續抓好生豬穩產保供工作,防止市場行情大起大落。一是持續強化產能調控。嚴格落實產能調控方案,每月通報產能調控數據,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生豬市場行情大幅波動;堅持價格周報和月度行情發布,為養殖場戶合理安排生產提供參考,促進供需平衡。二是持續強化技術指導與服務。發揮特聘家畜繁殖員和動物防疫專員優勢,助力提升養殖場戶技術水平和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生豬生產穩定。三是強化政策服務保障。借助生豬調出大縣等獎勵激勵,開展生豬保險業務,提高養殖場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強化非洲豬瘟防控,筑牢生豬養殖安全屏障。
鳳凰網記者提問:
外貿是經濟社會運行的重要指標,穩外貿、促進外貿穩定高質量發展,是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內容。請介紹一下,今年上半年煙臺市外貿進出口的整體情況。
張帥: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煙臺外貿保持很強韌性,規模大、增速快、質量高,為全省外貿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體現了“走在前、挑大梁、做貢獻”的責任擔當。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煙臺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為2534.6億元,同比增長16.1%,其中,出口1405.1億元,增長6.1%;進口1129.5億元,增長31.5%。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進出口規模再創新高。今年上半年,煙臺市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2500億元,同比增加351.5億元,占全省進出口值14.7%,占比提升1.2個百分點,貢獻了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增量,居全省首位。進出口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3.2、9.3個百分點。從季度看,進出口規模逐季擴大,二季度進出口1359.8億元,創季度歷史新高,增長19%,較一季度加快6.2個百分點。
二是民營企業活力持續釋放。今年上半年,煙臺市民營企業進出口1854.5億元,增長18.2%,拉高煙臺市外貿增速13.1個百分點。煙臺市外貿十強企業中,民營企業占8家;百強企業中,民營企業有68家,主力軍作用愈發突出。
三是外貿“朋友圈”不斷擴容。煙臺市在對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進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加速開拓新興市場。今年上半年,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408.3億元,增長13%;對東盟、中亞五國、非洲進出口分別增長10.5%、36.2%、49%。
四是特色產業集群優勢明顯。今年上半年,煙臺市特色產品出口表現亮眼。機電產品出口766.9億元,增長17%,占出口總值的54.6%,其中游戲機、船舶出口大幅增長,在全省同類商品中保持領先優勢。農產品出口129.2億元,增長9%,其中水產品出口增長19.6%,彰顯“煙臺制造”與“煙臺特產”的競爭力。同期,大宗商品進口貢獻度顯著提升。原油進口258億元,增長209.3%;貴金屬礦砂進口140.4億元,增長43.2%,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下一步,煙臺海關將堅決落實煙臺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忠誠履行守國門、促發展職責使命,持續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扎實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密切監測分析外貿形勢走勢,推進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疊加發力,以更優監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嚴打私推動煙臺外貿高質量發展。謝謝!
主持人:
感謝張處長,接下來我們歡迎線上記者朋友提問。
國際在線記者提問:
眾所周知煙臺蘋果是煙臺農業的一張靚麗名片,蘋果產值占到種植業總產值一半以上,請問接下來,我們要如何進一步推進煙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
吳晨光: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近年來,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實施兩輪煙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3年行動,累計改造升級老舊蘋果園近140萬畝,建成500畝以上高標準大果園43處,推廣省工省力的免套袋栽培技術2萬畝,畝均人工成本降低30%,我市自主選育的蘋果新品種“煙金蜜”市場均價10元以上,蘋果高端果價格居高不下,供不應求。目前,全市蘋果年出口量達56萬噸。接下來,我們將重點推進四大工程,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果業標桿:
一是品種創新工程。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基因組編輯育種,年內培育3個抗病優質新品種;在牟平、棲霞、福山等主產區建設示范基地推廣“煙金蜜”等蘋果新品種5000畝。二是品質提升工程。在蓬萊等主產區市開展老舊果園改造省級試點,年內輻射帶動5萬畝以上果園升級;在海陽、招遠等主產區打造15處百畝“生態果園”和10處精品示范園,全面推廣免套袋栽培技術和智能灌溉系統,實現果園管理效率和果實品質雙提升。三是加工升級工程。暢通抖音、京東等平臺合作,依托本土電商資源,推介NFC果汁、蘋果白蘭地等高端產品;推進萊州果蔬保鮮加工等6個蘋果重點加工項目建設,支持企業新上HPP果汁、功能食品等精深加工項目,實現果品加工向高附加值轉變。四是品牌建設工程。抓住承辦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契機,充分展現“煙臺果品”的亮點與特色,繼續瞄準馬拉松、演唱會等活動,找準流量密碼,講好品牌故事,在潛移默化中讓“農品萬千 煙臺領鮮”深入人心。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香港商報記者提問:
前段時間山東活力之夏消費季在煙臺舉辦,將消費活動帶向一個新高潮,也贏得廣泛好評。請詳細介紹一下上半年消費情況,下半年又有什么打算?
秦立燕: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今年的消費工作,在以舊換新等政策引領及全市共同努力下,呈現向上向好的態勢,上半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44.9億元,增長6.2%,增幅高于全國、全省1.2、0.6個百分點。一是政策驅動持續顯效。我們研究制定了加力提振消費一個總的實施方案和電子商務、會展業、葡萄酒產業、入境免簽四個專項文件,加力擴圍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配套推出低息貸款、零首付等舉措,完善申請、換購、回收全鏈條服務,上半年發放以舊換新補貼8.1億元,拉動消費70億元。二是品牌活動激發活力。創新舉辦購在中國·2025山東活力之夏消費季、2025葡萄酒旅游大會等重點活動110場、重點會展55場,獲評“中國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優秀城市”,“參入煙臺、擁鮑大海”城市消費IP深入人心。剛才,記者朋友提到的山東活力之夏消費季,據初步統計現場參加活動的群眾累計達24.3萬人次,全網觀看、閱讀量超1億次,微博合并話題閱讀量達1200萬次,推動煙臺進一步“出圈出彩”。三是場景創新取得突破。與攜程全面開展戰略合作,創新“平臺+產業”消費新模式,提升消費能級。持續壯大首發經濟規模,盒馬鮮生來煙開設首店,推動建設“好品山東—品重煙臺”電商直播中心,上半年全市網絡零售額達260.7億元、增長11.1%,增幅居全省首位。四是企業培育成效明顯。強化政策激勵、業態創新和部門協同,全力做好電商新業態、商業綜合體等八大領域企業培育,上半年新納統批零住餐企業136家。
下步,我們將聚焦讓群眾愿消費、想消費、能消費久久為功、持續發力,進一步落實落細消費政策,強化主體培育力度,持續拓展新型消費;在消費活動上,將全面推廣山東活力之夏消費季的創新做法,聚焦展會經濟、音樂會以及我市魯菜、葡萄酒特色,開展商家參與度高、群眾喜聞樂見、彰顯地域特色的促消費活動100場以上,打造“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周周有場景”的全域全時消費格局。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香港衛視記者提問: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我市外貿進出口取得這樣的成績很不容易,肯定離不開海關的積極貢獻。請介紹一下海關在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助力外貿增長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張帥: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煙臺海關牢固樹立“駐在煙臺、愛在煙臺、服務煙臺”工作理念,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主動服務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我們牽頭煙臺地區海關研究出臺支持外貿發展的20條措施,深入開展“關企面對面”“三敲門”系列活動,服務外貿發展。
一是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全力助推“全球礦產品保稅混配中心”建設,今年4月份,在上級海關和各有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保稅混金業務在我市順利落地實施,實現“制度全國首創、業務全國首單、試點全國首試”,降低綜合成本30%以上,疊加前期已經開展的其他保稅混礦業務試點,煙臺口岸已經實現進口鐵礦石、原油、銅精礦、含金礦砂等多種混礦業務集聚,成為國內保稅混礦業務場景最豐富的口岸。
二是加大改革創新力度。通過改革釋放政策紅利,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今年以來,我們總結推廣危化品“批次檢驗”改革經驗,在全國率先推廣至新鮮水果屬地查檢領域,實現“一次現場檢驗、多次申報出口”;積極承接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試點任務,解決出口拼箱貨物查驗后“找貨難、重裝難”問題,通關時效提升40%以上,有效滿足中小微企業多樣化合拼運輸需求;啟用“水水中轉智能監管”模式,通過關港系統對接、信息共享,實現進出口轉關單無紙申報、自動核銷,口岸物流效率進一步提升;推動開通“韓國-煙臺-喀什-中亞”陸海過境新通道,支持開行全國首趟“一單制”海鐵聯運過境班列,實現過境貨物海、鐵、公多種承運方式順暢轉換。
三是持續深化惠企服務。聯合口岸部門打造“跨境貿易大講堂”政策宣講平臺,圍繞關稅法、RCEP原產地規則等開展政策宣講,提升企業用惠享惠水平;組織開展自貿區專場、民營企業專場“關企面對面”活動,圍繞企業關心關注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協調解決疑難事項30余個;建立“信用培育企業庫”,穩步推進AEO企業信用培育,拉長和優化海關高級認證企業享惠清單,賦予高級認證企業優先辦理事中驗估作業等更多海關政策紅利;推廣“E站通”便企服務應用,實現惠企政策精準推送、企業問題快速處置,上線以來注冊企業用戶1300個,精準推送信息5000余次。
下一步,煙臺海關將繼續圍繞全市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海關職能作用,強化關地協同、創新監管模式、優化營商環境,以更實的措施、更優的服務,助力煙臺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2025.07.25 09:30
主持人:
感謝張處長,提問環節就到這里。
各位記者朋友!
2025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環境,市委、市政府堅決扛起“走在前、挑大梁、作貢獻”責任擔當,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昨天召開的“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調度推進會”也明確了全年的任務目標,做出了具體工作安排,希望大家圍繞昨天的會議和今天發布的內容,精心組織策劃、靈活傳播形式,在重要版面、黃金時段、醒目位置,集中推出深度解讀文章、圖文專題報道及短視頻內容,將煙臺向優向好發展報道好、解讀好,為全市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感謝五位發布人,感謝線上和線下的記者朋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