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 孟令洋
通訊員 趙健健 楊帆 報道
本報棗莊訊 7月21日,山東欣旺達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欣旺達”)注液車間內,激光雷達與視覺識別系統正以0.1ml級精度監測著電解液存儲區,如有泄漏可精準定位,響應時間僅需200ms。
與此同時,AGV小車載著電芯組件在自動化產線間穿梭,5G信號將實時生產數據傳輸至中央控制平臺。屏幕上跳動的參數展現著這座智能工廠躍升的態勢:產線關鍵設備自動化率提高到了95%,單線生產效率提高15%,產品不良率降低20%,單位綜合能耗下降28%。
“我們正在推動從訂單管理到生產執行全流程的智能化改造,以掌握每一片電芯的‘誕生軌跡’。升級后效果顯著,單日電芯產能突破10萬支,刷新了智能制造的記錄。”山東欣旺達IT部部長申德龍說。
山東欣旺達項目總投資200億元,占地1307畝,分三期建設,目前已建設完成6條生產線。“源網荷儲云”一體化示范項目和二期項目建設也在加快推進。
持續創新是企業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基石。作為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性能決定了車輛續航能力與安全性。山東欣旺達總工程師李文明說,公司十分注重技術創新,近五年累計研發投入超130億元。創新的疊片工藝,突破了傳統工藝內阻大的瓶頸,使得超充電池產品能量密度與充放電速度大幅度提升,安全性也更有保障。
有了技術能力、發展規模,贏得市場的同時,也吸引著眾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2022年7月,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龍頭企業科達利“隔空”簽約落戶棗莊,這個項目之所以從未實地考察就決定落地,源于山東欣旺達的“鏈主”引力。
作為棗莊近年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鋰電產業項目,山東欣旺達吸引了科達利等8家上下游配套企業落地,有力帶動了區域鋰電新能源產業鏈“聚鏈成勢”,助推棗莊形成千億級鋰電產業集群。
“這幾年,‘追’著我們項目來的企業越來越多,尤其是科達利公司的到來,讓結構件運輸實現了‘隔墻配套’,產業配套效率明顯提升。”李文明說,目前公司也正在推動和當地鋰電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企業的合作,目前產品樣件正在驗審。
招來一家頭部企業,帶來一個產業集群。如今,棗莊鋰電新能源產業集聚278家企業,產能實現正極材料16萬噸、負極材料6萬噸、電解液26萬噸、隔膜21億平方米、電芯32GWh、拆解5.5萬噸。
產業規模大了,就有更多的力量協同解決產業“痛點”,推動產業升級。近日,《鋰電池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協同管理指南》團體標準調研會在棗莊高新區舉行,山東豐元化學、山東欣旺達、精工電子等“鏈主”企業,就材料批次一致性、設備接口兼容性、信息互通互認等關鍵環節,提出了急需協同解決的技術標準建議。
棗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棗莊市市場監管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胡安軍說,下一步,將推動行業企業進一步形成合力,共同破解產業鏈質量協同瓶頸,增強產業發展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