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身邊的一件件“小事”,看起來零零碎碎,卻折射出對美好生活的具體需求。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山東各地各部門單位針對群眾關心關注的物業服務和住房公積金領域存在的問題,扎實推進整改,辦好民生實事,將作風建設成效切實轉化為解民憂、暖民心的實際行動。
“裝個充電樁跑了三趟供電所!”前不久,一條工單引起了國網煙臺市牟平區供電公司紀委的注意。該公司通過調研發現,82%的申請卡在物業證明環節,個別客戶通過物業“特殊渠道”插隊,網格經理也束手無策。牟平區供電公司傾聽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隨即啟動“民聲即哨聲”專項行動,推出“區塊鏈存證+自動督辦”模式,將物業證明等12項高頻事項納入“免證辦電”清單,業務辦理時限壓縮70%。
“這條工單給基層業務監督提出了新的課題,對服務敏感環節實時監控,對基層網格經理的職業素質提升和廉潔教育迫在眉睫。”牟平區供電公司主要負責人表示。為實時監測基層供電所清廉生態情況,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公司建立“云端廉站”,對12類供電所小微權力場景的清廉狀況進行動態評估,形成“指數量化—智能監測—分級預警—動態提升”的管控模式。“指上清風”平臺通過AI語義分析95598工單識別違規線索,“電力背包客”服務記錄儀實現作業全程留痕,業務跟蹤廉潔回訪,動態監管覆蓋物資調配、業擴報裝等65個關鍵節點。眼下,牟平區供電公司在養馬島推行的“海諭清風”清廉供電所治理模式正在煙臺市推廣開來,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了惠民的實際行動。
物業服務是社區治理的重要內容,也是群眾反映問題最集中的領域之一。青島市城市管理局抓實開門教育,對物業投訴問題進行系統梳理分析,集中對投訴高發小區的項目經理進行約談提醒和集中培訓,對個別小區物業管理問題掛牌督辦;同時,制定出臺住宅物業分類分級監管、項目經理服務評價兩項制度,倒逼物業服務企業履約盡責,確保問題整改到位。為進一步推進小區公共資源規范管理,今年,青島市8部門聯合印發了《住宅小區公共資源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方案》,集中開展規范管理提升行動,推動業主共有資金“物歸原主、物盡其用”。
住房公積金的服務效率與覆蓋范圍,直接關系到群眾的購房租房底氣。圍繞群眾關切,德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優化辦事流程、破解民生難題的實際行動。德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將AI大模型技術深度融入業務處理全流程,一方面,繳存人通過文字或語音輸入問題,系統可精準識別語義意圖,提供秒級響應,可完成離退休提取、租房提取、貸款額度試算等10項高頻業務,準確率達90%以上;另一方面,針對需補充材料的復雜業務,智能客服將全程引導完成材料上傳,并無縫提交人工審核,形成“AI精準導辦+人工審核兜底”的全鏈條服務,突破了傳統政務服務的時間與空間限制。近日,德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完成了全省首筆住房公積金“邊聊邊辦”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