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它一個故事,它可以做動畫”“擴散模型把圖片變清晰”“誰學不會AI ,就跟不上時代”……這個暑假,當有的孩子奔赴祖國大好河山的時候,也有一些孩子進入了一個沉浸式體驗和智能交互的AI世界——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中國日報社也贊嘆:“10后”個個都是技術流,不愧是AI時代的原住民。
有人擔憂,在孩子們熟練運用AI成果的時候,的確是豐盈了日常生活,但會不會擊潰他們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對此,我們要敢于直面未來、挑戰未知,正如如今的AI成果正是由過去的無數青少年進行開荒拓土的“未來”。自然,當下的AI“時代之問”,也需要廣大青少年作答。
在實踐路徑上,需要精準發力“全鏈條”人才培養,引導廣大青少年“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其中,政府、高校、企業等多方合力,做好科普與創新的銜接,從技術發展、產業應用、場景創新、社會倫理等多個角度開展產學研用一體化,讓更多引領AI時代的人才競相涌流,成為“時代擔當者”。
在此,特別強調一下AI倫理。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中國智·惠世界(2025)》案例集發布,一個個中國AI與世界共同成長的鮮活故事,鮮明地詮釋了“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理念。同時,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分組對話會——“人工智能(AI)發展與人類文明走向”中,有學者提出,“孔子倡導的‘仁’‘禮’‘義’等觀念,將成為做出正確價值判斷的‘指南針’,為我們在技術洪流中明辨方向、涵養能力提供指引”,這也為世界提供了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人工智能發展新視角。
再回到2025年暑假的話題,我們希望廣大青少年既能在祖國大好河山中汲取大地與星空的力量,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讀懂“何以中國”、堅定文化自信,也能在奇妙的AI世界中樹立科技報國、強國有我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決心。沒錯,新時代的青少年,就要有穿梭現實世界與AI世界的翅膀,奔赴更遠更高的“星辰大海”。
(作者:鄔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