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2月8日訊(記者 鄔勇 賈楚航)煙臺市政府新聞辦12月8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煙臺市“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重點項目建設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十三五”時期,煙臺在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產業項目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果?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田序潤回答。
“十三五”期間,煙臺成立了市重點項目建設和并聯審批協調領導小組,出臺了《煙臺市重點項目推進管理辦法》《煙臺市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服務實施辦法》《項目落地建設流程再造工作實施意見》等一系列硬核政策,在項目管理上從“重調度”轉向“重保障”,聚焦項目建設要素需求,采取預支項目土地指標、拓寬項目融資渠道、優先保障能耗指標等方式為項目保駕護航,5年來,累計謀劃了700多個體量大、層次高的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超1.5萬億元,累計完成投資4100億元,項目投資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超過50%。
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圍繞突破基礎設施瓶頸制約,統籌實施了交通、能源、水利等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目前,蓬棲、龍青、文萊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塔山南路全線貫通,為市區東西出行再添一條“大動脈”;濱海路夾河橋工程正竣工通車,實現了橫跨五區、近百公里濱海路的無縫隙對接;龍煙鐵路、濰萊高鐵開通運營,大萊龍鐵路主體完工;煙臺西港區陸續建成30萬噸礦石碼頭、30萬噸原油碼頭兩個世界級碼頭。在此基礎上,一大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項目正加速推進,濰煙高鐵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后煙臺全境將邁入“高鐵時代”;蓬萊國際機場二期工程施工加速推進,建成后將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國際航空樞紐;老嵐水庫項目今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樞紐工程,目前移民試點安置房全部封頂,建成后將有效緩解煙臺“十年九旱”的水資源短缺狀況;龍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工程正在進行儲罐基礎施工,建成后每天可為我省供應天然氣4000萬立方米,成為輻射山東乃至華北地區的大型LNG儲運及調峰基地。
在重大產業項目方面,以重大產業項目為支撐培育形成了一大批優勢產業集群。今年開工建設的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作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標志性工程,一期總投資1379億元,是我省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帶動相關產業產值超萬億、就業10萬人。萬華化學近五年完成投資455億元,建設完成百萬噸乙烯、全球研發中心等系列高端項目,其中總投資168億元的百萬噸乙烯項目將打破國外壟斷實現高端聚烯烴產品產業化,成為國內乃至全球技術含量高、具有綜合競爭優勢的乙烯一體化項目。通用東岳CVT變速器、新一代別克運動型多功能車等項目建成投產,一汽吉林煙臺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成功落地,將與通用東岳汽車基地構成我市高端汽車產業發展“雙龍頭”。東方航天港“一箭九星”實現中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成為火箭生產制造及發射“雙料基地”,將形成年產20發固體火箭生產能力,未來將培育火箭制造、衛星制造和應用3個百億級航天產業集群,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石藥集團煙臺生物醫藥高科技產業園項目落戶研發投入超過8億元的國家一類新藥7個,成為石藥集團全國最大的生物醫藥產業化基地,將與煙臺國際生物藥谷、煙臺綠葉國際醫藥產業園共同成為我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
“十四五”期間,將繼續堅持“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健全“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謀劃推進一批事關煙臺發展的重點項目,全力打造經濟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