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2月25日訊(記者 王競男 攝影 李剛)記者從25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聚力鏈式發展”主題系列第十二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市委、市政府在中心城區核心位置,規劃建設了53平方公里的夾河·幸福新城,目標是打造“生息之城、未來之城”,將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大力發展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會上,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夾河·幸福新城指揮部副指揮長姚建軍介紹了圍繞未來產業投資布局,重點規劃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未來產業加速園有關情況。
人形機器人領域,重點依靠頭部企業帶動優勢,形成從教育研學到企業孵化再到集成化應用場景打造的全流程產業生態。一方面,建設人工智能機器人教育研學基地,打造人工智能基礎教育+拔高教育+賽事訓練、賽事運營+研學基地的綜合體項目,拉動當地的研學經濟和賽事經濟,成為領先的人工智能教育先行示范基地。另一方面,推進人工智能機器人嵌入式小鎮落地,以機器人、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為底座,構筑產業集群、場景示范、創業創新要素培育于一體的全場景沉浸式機器人鏈配群項目。
低空經濟領域,重點依靠新城在煙臺市范圍內空域優勢,形成從研發到應用再到檢驗檢測、線下銷售的全流程產業生態。建設科技創新支撐平臺,支持各類科技創新和公共服務平臺落戶,共同組建低空經濟創新聯盟,擴大空域內旅游觀光、低空物流、公共服務等低空規模應用,培育飛行培訓、無人機操控等低空衍生服務,打造一批低空應用標桿場景和應用案例。
同時,圍繞“檢驗檢測、線下銷售”兩方面,做好配套服務,一方面,打造無人機檢測維修4S基地,依托本地骨干無人機企業對檢測工作提供硬件支持,招引專業機構單位負責技術培訓。另一方面,搭建無人機銷售平臺,充分發揮新城低空空域和檢驗檢測平臺優勢,吸引全國無人機企業產品銷售聚集,構建銷售、檢測、維修一體化的后端增值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