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2月21日訊(記者 王向榮 攝影 李剛)山海相依的煙臺,如何做好城市規劃?在21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三核引領 煙臺擔當”主題系列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吳鵬介紹道:“2025年,我們將深入發掘利用煙臺市豐富的山海資源,以大南山生態文旅產業基地建設和濱海文化旅游產業帶打造為抓手,結合26個市級重點項目推進實施,重點對大南山生態文旅資源進行包裝策劃,對濱海一線文旅資源和服務設施進行提升。”

要打造可玩可賞、可停可游的城市山體公園體系和主題鮮明、場景豐富、公共服務設施可觀可感可及的精品海岸,需要在硬件設施、軟件服務、管理水平、創新能力等方面破題攻堅。
吳鵬介紹,圍繞大南山生態文旅產業基地建設,要穩步推進山海步道二期建設,通過山海步道串聯起大南山的各處美景沿線,打造3處觀景平臺,建設6個休閑驛站,讓游客能從絕佳視角盡覽大南山的秀麗風光與城市的繁華景致,并提供舒適的休息、交流空間。年內還要完成山海經水文化公園建設,為廣大游客呈現別具一格的文化休閑勝地。做好公園相關配套建設,精心打造芝罘中學西側、萊山區第二實驗小學西側等公園重要出入口,細致開展公園路網體系與防火設施建設,建立完善的路網體系,實現2025年防火季前不封山,保障大家游玩的便利性與安全性。另外,吳鵬還介紹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要組織“南山大穿越”活動,提高市民游客對大南山中央山體公園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讓大南山成為城市生態文旅的閃亮名片,吸引更多朋友前來感受它的獨特魅力。
圍繞濱海文化旅游產業帶建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秉持高質量發展理念,編制完成水上運動中心設計、芝罘島詳細規劃等多個極具標志性的區片和節點規劃,為濱海文化旅游產業帶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聚焦文化旅游服務設施與服務水平的提升,實施煙臺大學示范段和第一、第二海水浴場等重要濱海岸段的綜合提升,全方位優化游客在此處的游玩體驗。穩步推進旅游大世界、世界設計公園兩處旅游碼頭的建設,有力確保崆峒勝境項目的航線需求,進一步拓展濱海旅游的深度與廣度。山海步道濱海段建設也正按計劃有序開展,力爭于2025年“五一”前實現基本貫通,通過步道系統,巧妙地串聯起濱海一線的特色景觀節點,極大地豐富濱海旅游觀光體驗,打造出獨具魅力的濱海文化旅游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