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于5月30日(星期五)上午舉行2025年“安全生產月” 活動啟動儀式暨“查找身邊安全隱患”專題新聞發布會,邀請煙臺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煙臺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洪堅;煙臺市應急管理局新聞宣傳科科長、四級調研員于苗;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煙臺市分公司副總經理孫維健介紹情況,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科副科長,二級主任科員劉曉云主持。

主持人: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舉行專場發布會,正式啟動2025年“安全生產月”活動,并向大家介紹有關安排及我市“查找身邊安全隱患”有關工作情況,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出席本場發布會的發布人,他們是:煙臺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煙臺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王洪堅先生;煙臺市應急管理局新聞宣傳科科長、四級調研員于苗女士;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煙臺市分公司副總經理孫維健先生。
下面,請王局長介紹有關情況。

王洪堅: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
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市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關注、關心和支持!今年6月是第24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
與往年相比,今年我市活動最大的特點是充分發揮市安委會成員單位的主體作用,30個成員單位結合行業領域特點提報特色活動項目,推動形成了“全域覆蓋、條塊結合、多元聯動”的活動體系,五大方面40項重點活動覆蓋危化品、建筑施工、海洋漁業等18個重點行業領域,實現從“政府主導”到“多元共治”的模式升級。
今天,我們正式啟動全市“安全生產月”活動。今晚 19時起,濱海廣場、萬象匯、黃海置地、黃海明珠、華潤中心、盛世觀瀾等城市地標將開啟主題燈光秀,以“安全藍”點亮港城夜空。借此機會,懇請媒體朋友們發揮輿論引導優勢,也呼吁社會各界以“安全主角”姿態共建共治。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活動安排:
(一)深入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宣貫活動
一是通過強化專題宣貫筑牢理論根基。開展專題學習活動,借助專題專欄轉載報道,以發表理論文章、“宣講進黨校”等形式擴大宣傳覆蓋面;以巡查整治促責任落實,借助各類巡查和暗訪工作,針對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全鏈條安全整治和指導幫扶,推動各單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二是著力培育安全文化構筑共建格局。開展標桿企業選樹活動并聯合主流媒體進行報道,聯合開展安全生產主題征文活動并擇優展示,鼓勵企業自主開展“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安全培訓等多樣化活動,營造全民參與的安全文化氛圍。
(二)組織開展“查找身邊安全隱患”系列活動
一是開展系列“安全隱患排查行動”。圍繞“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主題,策劃新聞發布會、安全隱患隨手拍獎勵、森林防火線路排查、公安領域聯合隱患排查、交通安全隱患專項整治、體育場館“四防”安全排查、文旅“五突出”隱患排查、醫療衛生機構安全隱患排查、養老院等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生產檢查、安全生產政策宣貫提能等共計11個專項行動,著力構建“全民參與、行業覆蓋、政策賦能”的隱患治理體系。
二是開展系列“隱患辨識科普行動”。策劃了4個專題活動,包括“安全隱患知多少”網絡直播系列講座、“隱患大找茬”線上互動推廣、參與小紅書安全訓練營活動,以及“三早”安全隱患宣傳,著力構建“線上互動+精準宣教”的科普體系。
三是開展“安全隱患曝光行動”。依托煙臺電視臺《聚焦安全》欄目,結合督導檢查、明察暗訪及監管執法,開展隱患曝光跟蹤報道,制作警示教育片并推廣。各級部門同步用好輿論監督機制,曝光典型事故、隱患及執法案例,切實發揮警示作用。
四是開展系列“消除隱患演練行動”。策劃“安全護航行”定制培訓、應急培訓演練指導、基層消防專業培訓、人員密集場所應急疏散演練、公共安全領域應急演練、建筑施工應急演練、特種設備應急演練、“兩通道一演練” 專題應急演練等8項專題演練活動,著力構建“精準培訓+實戰演練”的隱患消除體系。
五是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媒體行”。在煙臺日報、膠東在線開設專欄報道重點工作,設新聞綠色通道推廣典型事例。各級部門結合治本攻堅等工作,組織媒體進園入企,挖掘防風險除隱患典型,反映排查隱患及落實責任成效。
六是舉辦“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主題直播講座。6月中旬,市政府安委會辦公室牽頭舉辦主題網絡直播講座,消防支隊同步通過抖音、快手開設4場專題直播,集中輪播20部火災警示案例。各級部門結合線上線下渠道開展多角度知識普及,持續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識與隱患排查實戰能力,營造濃厚社會氛圍。
(三)精心組織“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
6月16日,市政府安委會辦公室聯合成員單位舉辦廣場咨詢活動,各級部門圍繞主題開展線上線下宣傳,展示治本攻堅等工作成效,展出應急裝備,邀請專家解答安全隱患問題,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公眾隱患辨識能力。
(四)深入開展安全宣傳“五進”活動
策劃企業安全能力提升、鄉村安全知識普及、漁業安全“三進”宣傳、校園安全宣教深化、消防宣傳全民體驗等5個專項行動,著力構建“全域覆蓋、精準施策”的安全宣傳體系。
(五)加大應急安全科普力度
組織應急科普短視頻大賽、“全民安全公開課”等群眾性活動,征集展播微電影、動漫等科普作品;統籌應急科普教育基地等資源,開展體驗式安全教育,煙臺厚仁基地、招遠經綸學校體驗館對外開放;交通、公安等部門通過車載屏、電子屏等開展全屏傳播,三大運營商發送公益短信,多形式講解應急常識,營造濃厚安全氛圍。
我先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主持人:
感謝王局長的全面介紹。
接下來,進入記者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請大家舉手示意我。
煙臺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提問:
在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階段,我市部署系列 “安全隱患排查行動”,請問該行動對于提升城市安全治理水平有哪些重要作用?具體將如何推進?

于苗: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當前正值春夏交替安全生產風險交織期,開展系列排查行動是踐行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主動作為,更是落實“隱患即風險”防控要求的務實舉措。此次行動以“全民參與、行業覆蓋、政策賦能”為主線,通過11項精準舉措織密安全防護網,具體部署如下:
1.開展一場新聞發布會啟動全民查隱患。聚焦“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啟動“安全生產月”活動,鼓勵社會公眾舉報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和安全隱患。
2.開展一次安全隱患隨手拍獎勵行動。動員廣大企業結合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聚焦身邊隱患開展“安全隱患隨手拍活動”,并對典型做法進行宣傳推廣。
3.開展一次“三小”打假整治專題宣傳。聚焦非法違法小化工、小礦山、小工貿整治,在大眾網等主流媒體、市縣兩級微信公眾號等政務新媒體開展不少于20期的系列科普專題,大力宣傳非法違法小化工、小礦山、小工貿的辨別方法、危害和舉報方式,鼓勵社會公眾舉報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和安全隱患。
4.開展一次森林防火線路排查活動。聚焦森林防滅火工作,開展“森林防火能力提升月”系列活動,林業部門組織開展林區輸配電線路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為森林防滅火打牢后勤保障基礎。
5.開展一次公安領域聯合隱患排查行動。聚焦危爆物品、道路交通等領域,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加強道路交通、治安領域《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指引》宣貫活動。
6.開展一次交通安全隱患專項整治行動。聚焦暑期交通安全,交通部門開展汛期暑期重大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加大企業自查和部門排查工作力度,提升安全隱患辨識、排查、整改質效。
7.開展一次體育場館“四防”安全排查行動。聚焦體育場館安全,體育部門集中對公共體育場館開展以防火、防風、防汛、防事故等為重點的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治理,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堵塞漏洞。
8.開展一次文旅“五突出”隱患排查行動。聚焦文旅安全,文旅會同相關職能部門開展“五突出·查找身邊隱患,構筑文旅安全防火墻”活動,突出落實旅行社“五不租”,突出A級景區安全檢查,突出文旅場所消防隱患排查,完善消防設施與通道,突出動火作業規范宣教,突出規范大型文旅活動報批和應急聯動處置流程。
9.開展一次醫療衛生機構安全隱患排查行動。結合公立醫療機構安全生產突擊檢查行動,組織開展安全隱患人人查活動,持續開展全方位、深層次隱患排查整治,加強日常重點部位巡查,杜絕“漏點”“盲點”;組織開展安全培訓宣講“進院區、進科室、進病房”活動,著重強化物業保潔、后勤人員、護工等人員培訓,提升全員安全生產意識,規范后勤人員安全操作,共建安全生產全員防線。
10.開展一次養老院等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生產檢查。市民政部門對各區市民政服務機構和直屬單位開展安全生產檢查;發揮消防安全長效合作機制功效,與市消防救援支隊等相關部門合作開展各類專項教育培訓和實戰演練,提高機構工作人員安全防護和應急能力。
11.開展一次安全生產政策宣貫提能行動。各級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持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四項整治和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宣傳,扎實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宣貫;及時宣傳報道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小隱患小獎、大隱患大獎”典型經驗做法,提升企業從業人員隱患排查辨識技能和舉報積極性。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
山東法制報記者提問:
我們注意到,今年的安全生產月活動聚焦“查找身邊安全隱患”這一主題。能詳細介紹一下貴單位在這方面都開展了哪些具體工作嗎?

孫維健:
近年來,人保財險煙臺市分公司認真貫徹上級黨委、政府及應急管理部門的各項決策部署,牢記“人民保險 服務人民”的初心使命,在積極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助力煙臺安全生產與民生保障方面持續發力,自2009年參與安責險試點以來,已經連續16年參與了全市的安責險承保服務工作,近5年累計為全市6118家企業提供5312億元的風險保障,為我市經濟建設和安全生產保障貢獻了保險力量。
聚焦今年“安全生產月”的活動主題,公司將緊緊圍繞協助企業隱患排查,助力企業防范風險開展工作部署,踐行“保險+服務”的經營邏輯,突出“防重于賠”的經營理念,持續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細化融入到日常服務中。
一是深化安責險保障,強化風險兜底作用。公司擴大了安責險承保覆蓋面,針對礦山、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運輸、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企業,強化保險保障力度,為企業提供事故傷亡賠償、應急救援費用、法律費用等全面保障,同時針對中小微企業推行“安責險普惠計劃”——小微安全保,簡化投保流程,降低保費門檻,強化各行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兜底保障作用。
二是持續推進隱患排查入企服務。公司進一步強化投保企業入企隱患排查及協助隱患治理等服務,尤其是聚焦“查找身邊安全隱患”這一主題,通過聘請專業第三方入企隱患排查,進一步協助企業發現日常生產經營中的風險盲點和隱患漏洞,現場協助企業隱患整改和消除,并向投保企業針對性開展相關領域事故預防教育培訓,提升全員安全防范意識,增強安全隱患排查能力,營造人人查找安全隱患、個個學習應急技能的濃厚氛圍。
三是助力安全能力建設提升。公司專門開發、上線了“人保財險安全工廠”風控平臺,并向投保企業提供教育培訓、安全生產宣傳等服務,協助企業提升風險甄別能力、隱患整改能力、應急處置能力。聚焦今年“安全生產月”活動主題,我公司將在全市范圍內依托第三方專業事故預防服務機構,為企業開展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為主題的隱患辨識科普行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做優企業安全能力建設提升服務。
下步,人保財險煙臺市分公司將充分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積極履行央企職責擔當,切實發揮安責險的事前預防與事后補償功能,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安全、穩健發展,助力我市經濟發展再邁新臺階。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中國山東網記者提問:
今年安全月期間將開展系列“消除隱患演練行動”,能否詳細介紹具體內容?
王洪堅: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今年我們圍繞安全月主題,重點策劃了8項“消除隱患演練行動”,突出精準培訓與實戰演練結合,具體安排如下:
一是開展一次“安全護航行”定制培訓。市政府安委會辦公室牽頭舉辦“安全護航行”活動,動員各級各部門單位聚焦礦山、危險化學品、工貿、消防、交通運輸、民政等重點行業領域,組織系統內危化、礦山、工貿行業專家、安全技術服務機構成立“安全護航團”,結合本年度“安全生產月”活動主題,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定制化安全培訓。
二是組織一系列應急培訓演練指導。市政府安委會辦公室組織安全生產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指導企業、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開展以隱患識別、應急處置、逃生避險、搶險救援等為重點的培訓演練。
三是開展一系列基層消防專業培訓。各級消防救援隊伍針對村(居)委會工作人員、網格員、保安員、物業服務企業員工等崗位人員,開展以發現整改火災隱患和處置初起火災為基本內容的消防專業培訓,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
四是組織一系列人員密集場所應急疏散演練。各級各相關部門積極推動人員密集型公共場所開展逃生疏散演練,其中商務部門督促指導商務領域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好模擬火災等場景的應急疏散演練活動,特別是大型商超等人員密集場所6月份至少組織一次專項應急演練;各區市安委辦結合轄區內企業實際,組織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展逃生疏散演練,宣傳應急疏散知識與技能,增強避險能力。
五是開展一系列公共安全領域應急演練。公安部門聚焦危爆物品、道路交通等領域,開展以發現整改火災隱患和處置突發事件為基本內容的培訓,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以隱患辨別、應急處置、逃生避險為重點的桌面推演、實戰模擬和應急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六是組織一系列建筑施工應急演練。住建部門組織開展全市建筑施工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七是開展一系列特種設備應急演練。市場監管部門積極開展全國特種設備安全日和特種設備安全“五進”活動,舉辦特種設備監察崗位“大練兵”“大比武”,組織企業廣泛開展針對性的特種設備應急演練,完善特種設備應急預案。
八是繼續開展“兩通道一演練”專題應急演練活動。各級各部門單位在去年以來活動的基礎上,結合各自實際,繼續從嚴落實“兩通道一演練”(疏散通道,消防車通道、應急演練)有關要求,組織開展好模擬火災和地震等場景的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宣傳應急疏散知識與技能,增強避險能力。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
主持人:
感謝王局長,提問環節就到這里。
各位記者朋友!通過三位發布人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安全生產月”和“查找身邊安全隱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圍繞今天發布的內容,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用群眾聽得懂、喜歡看的方式,深入宣傳安全生產知識,生動報道典型案列,讓“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通過高質量的新聞報道,引導廣大群眾主動排查生命通道隱患、自覺守護生命通道暢通,為全社會重視安全生產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感謝三位發布人,謝謝記者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