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于7月18日(星期五)上午舉行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新聞發布會,邀請煙臺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詩新;人民銀行煙臺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王海怡;煙臺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政委孫黎明介紹情況,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科副科長劉曉云主持。

2025.07.18 10:00
主持人: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本場發布會主要向大家介紹2025年以來,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情況,全市涉詐“資金鏈”治理工作情況,返還部分群眾被騙資金,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出席本場發布會的發布人,他們是:煙臺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詩新先生;人民銀行煙臺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王海怡女士;煙臺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政委孫黎明先生。
下面,請孫黎明政委通報2025年全市公安機關成功止付挽損的典型案例。
孫黎明:
下面通報今年以來全市止付挽損典型案例。
1.芝罘區居民王女士被詐騙案,返還資金432萬元。芝罘某公司財務經理王女士被拉進一個有“老板”的微信群,由于“老板”的頭像、姓名等信息與真正的老板一致,王女士按照“老板”的要求,將公司賬戶內資金轉至“老板”提供的賬號,后發現被騙并報警。市反詐中心接警后,立即啟動緊急資金攔截機制,分析涉案資金流向,通過查詢追蹤多級賬戶后,最終與芝罘反詐中心合力,2025年6月,成功挽回經濟損失432萬元并全額返還受害人。
2.牟平區居民彭先生被詐騙案,返還資金250萬元。牟平區居民彭先生在某聊天軟件APP上結識了一名叫“陳國偉”的投資導師,該導師指導其進行炒股,一段時間后取得彭先生信任,讓其在某福利彩票網站上購買彩票,彭先生通過手機銀行向對方提供的銀行卡轉賬5筆,共315萬元,后無法提現發現被騙。接警后,市、縣兩級反詐中心迅速聯動,啟動緊急攔截挽損機制,對多級涉案銀行卡緊急止付凍結,并開展資金溯源工作。2025年7月,成功返還受害人被騙資金250萬元。
3.芝罘區居民宋先生被詐騙案,避免損失100萬元。2025年3月11日,市反詐中心通過現金預警線索發現,芝罘區居民宋先生正在遭遇詐騙,且正要取錢100萬交給騙子,在對其進行電話勸阻時,其堅稱未被騙,取現金100萬是用于工程項目,市縣兩級反詐中心啟動緊急攔截勸阻工作預案,經過民警上門耐心講解和勸說喚醒,宋先生最終意識到被騙,這才告知民警自己參與了網絡投資理財,已取100萬現金準備交給來取錢的詐騙團伙。民警陪同宋先生將錢存到銀行,成功避免了該群眾100萬元的大額財產損失。
4.萊州市居民辛女士被詐騙案,返還資金56.68萬元。萊州市居民辛女士接到一陌生電話,對方稱辛女士開通了百萬醫療,若不及時關閉需每月扣除2000元續保費用。后辛女士按照對方指示進入“昆侖會議”,對方通過共享屏幕獲取了辛女士的銀行卡賬號以及動態驗證碼,后將辛女士卡中的56.68萬元全部轉走。市反詐中心接警后,快速啟動緊急攔截機制,因凍結及時,成功將涉案資金56.68萬元全部攔截。2025年3月,將涉案資金56.68萬元全額返還受害人。
5.萊陽市居民隋先生被詐騙案,返還資金50萬元。萊陽市居民隋先生在手機上接到一客服電話,客服稱要給隋先生推薦一個炒股票的老師,并引導隋先生下載一款聊天軟件加入薦股群聊,稱投資可以翻三到五倍,隋先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購買其推薦的某上市公司原始股,后續又誘導隋先生追加投資,共計被騙50萬元。市反詐中心接警后,快速梳理資金流向,啟動緊急攔截機制,成功止付并凍結涉案資金50萬元。2025年4月、6月,將查明權屬的涉案資金50萬元全額返還受害人。
主持人:
謝謝孫政委的通報。
2025年上半年,全市公安機關與金融部門協作配合,快速止付凍結,梳理權屬明晰的凍結涉案資金2010萬元,現予以集中返還。下面請群眾代表上臺領取返還資金。
下面,請王詩新副局長,介紹今年以來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情況。
王詩新: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深化運用“四專兩合力”總體思路,縱深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三年行動,全力守護群眾“錢袋子”,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041名,同比上升16.57%,破獲案件520起,同比上升8.56%,緊急止付賬戶34萬個,凍結賬戶4135個,成功攔截被騙資金2010萬元。
一是聚力攻堅電詐大要案,全面提升破案打擊效能。對電詐犯罪打擊工作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制定辦理電信網絡詐騙常見案件指引,建立重大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攻堅機制,市縣兩級公安機關每周召開專題調度會議,對案值大、危害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重大案件,實行同步上案、一體作戰,集中優勢警力打合成仗,通過精準研判線索、強化專案攻堅,堅持“每案必研、一案一群”,落實快止付、快采集、快研判、快抓捕、快追贓“五快”措施,不斷提高破案率,成功偵破一大批涉案金額大的電詐案件。持續深化“云劍2025”專項打擊行動,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斬鏈條,今年全市共打掉黑灰產團伙96個。其中,龍口破獲金某等人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8名;福山破獲王某興被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9名;招遠對詐騙引流環節實現全鏈條打擊,赴全國多地抓獲詐騙引流團伙成員23人。
二是升級優化見面預警機制,筑牢反詐攔截防線。今年以來,為有效斬斷詐騙資金轉移鏈條,結合工作實際,公安機關、人民銀行聯合銀行金融機構建立了常態化數據聯動處置機制,實時監測大額取現和異常交易信息,對異常高危資金轉移開展見面預警工作,對疑似被騙人員實行“一問一核一警示”的規定動作,完善高效預警體系,進一步提升了預警的精準度、縮短響應時間、增強攔截成效,形成對涉詐資金轉移的有力防控。截至目前,共處置各類預警信息17.53萬條,高危預警3.96萬余人次,見面勸阻5625人,先后避免4起被騙百萬以上案件的發生。2025年6月20日,監測發現市民初先生正在遭遇詐騙,且正要取款100萬元交給騙子。公安機關啟動緊急攔截勸阻工作預案,經過耐心勸解,初先生最終意識到被騙,這才告知民警自己參與了網絡投資理財,準備提取百萬現金交給對方,成功避免了該群眾100萬元的大額財產損失。針對4月份我市冒充孫子詐騙老人案件多發情況,快速建設預警模型,成功避免20起冒充孫子騙老人案件發生,為群眾避免損失87萬元,此類案件環比下降62.5%。
三是縱深推進源頭綜合治理,全力斬斷犯罪渠道。針對涉詐洗錢手法的新變化、新特點,公安機關、人民銀行和金融機構不斷加強警銀聯動,通過搭建斷卡先鋒融合治理平臺系統,提高銀行工作人員對可疑線索的發現、處置效能,持續加大對民資人員等群體的排查、宣教和管控力度,上半年累計宣教2萬余名,攔截可疑取款335次。深入開展“斷卡”行動、電詐黑灰產集中會戰整治行動等,積極開展三類線索核查,涉詐資金快打線索處置工作不斷加強。斷卡先鋒系統上線運行以來,在開辦卡環節,有效阻斷了各類洗錢犯罪,對潛在的受害人起到很大的保護作用,今年以來,累計研判甄別可疑賬戶8萬余個,管控風險人員5689人,抓獲“兩卡”嫌疑人267人,繳獲現金、黃金等贓款贓物價值1100余萬元,同時還勸阻攔截臨柜轉賬的群眾49人,避免群眾損失360萬元,全市警銀聯動效率顯著提高,全市斷卡線索數量同比下降15%。對詐騙引流違法犯罪分子露頭就打,深挖擴線打鏈條、打源頭、打窩點,堅決守好電詐案件發生的“第一道門檻”。同時,加強警信聯動,協同各通訊運營商管控涉詐手機卡共計815個,查處本地詐騙引流嫌疑人367人,本地漫游涉案的手機卡數量較去年下降43.75%,其中,龍口根據線索抓獲詐騙引流、收售手機卡團伙成員15人。
四是創新開展精準宣防工作,構建全民反詐格局。開展反詐宣傳“螢火行動”,以機關干部、寶媽、老年人、青年學生等作為重點宣防對象,開展“全覆蓋+精準化”宣傳教育,組織反詐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場所、進單位、進企業等六進活動2600余場次。對可能遭遇冒充熟人詐騙的老年人等進行精準宣防,采取人工打電話或上門見面等精準宣防措施,提升潛在受騙群體的防范意識和能力。在廣場、商場、演唱會現場、學校等人流密集場所開展創意互動式宣傳宣講活動,以反詐打卡、有獎問答、反詐直播、媒體發布等,吸引群眾參與宣傳活動,了解反詐防騙知識,線上線下受眾超150萬人次。部署開展反詐短視頻大賽、反詐集中宣傳月等活動,提醒廣大市民牢記反詐內容,不參與網絡刷單和投資等行為,組織全市高校、中小學2萬余人收看“火眼金睛識騙局 安全成長零距離”系列直播活動,廣泛簽訂反詐承諾書,提高青少年群體反詐意識,筑牢全民反詐防線。
從資金鏈治理的精準突破到警銀聯動的高效協作,再到全民反詐意識的不斷提升,離不開全社會各部門共同努力。隨著電信網絡詐騙手段的不斷翻新,犯罪形勢依舊嚴峻復雜。下步,我們將持續深化高壓打擊、技術防控、源頭治理和跨部門協作,以更精準的打擊、更嚴密的防范,筑牢守護群眾財產安全的“防火墻”。也懇請社會各界繼續與我們并肩作戰,把好風險防控的每一道關口,多一份警惕自覺,成為自身財產安全的第一守護人,讓詐騙分子無機可乘,無處遁形。
主持人:
感謝王局長的全面介紹。
下面請王海怡副行長介紹全市涉詐“資金鏈”治理工作情況。
王海怡:
這次涉詐資金集中返還,是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集中體現。全市涉詐“資金鏈”治理工作情況如下:
一、主要措施和成效
2025年以來,人民銀行煙臺市分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多方聯動、綜合施策,縱深推進涉詐“資金鏈”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精準治理。上半年,全市涉案銀行卡數量全省排名第七,同比下降19.5%,降幅高于全省13.7個百分點。
(一)聚焦責任落實,完善立體化風控治理機制。深入落實電信網絡詐騙“資金鏈”治理三年攻堅規劃,組織銀行機構全面推進“一把手工程”制度、“一縱一橫”管理制度等六項長效工作機制,明確壓降目標,分解壓降任務,持續完善賬戶操作流程和考核指標體系,強化風險源頭防控。
(二)聚焦聯防聯控,提升警銀聯合打擊工作實效。與各級反詐中心建立常態化交流研判工作機制,定期分析電信網絡詐騙新手法、黑灰產發展新趨勢。上半年,聯合開展專題座談7次,對15家銀行機構進行聯合督導,及時移送涉賭涉詐可疑線索1670余條,協助公安抓獲嫌疑人170名,繳獲涉詐資金近千萬元。
(三)聚焦重點領域,提高精準防控、精準打擊效能。組織排查個人及企業存量賬戶1238.6萬戶,對470萬異常賬戶采取相應的管控措施;實施“一行一策”差異化監管,約談17家銀行機構,下發相應監管意見;加強縣域風險治理力度,聯合市公安局對萊州、開發區等涉案賬戶重點市區開展縣域巡回督導,協助基層派出所開展警銀協作演訓,抓實抓細基層風險防控工作。
(四)聚焦科技賦能,筑牢資金攔截系統防線。配合市公安局持續升級“斷卡先鋒”APP,增設受害人預警和精準攔截功能,完善“異常大額現金取現預約監測”功能模塊,依托大數據監測快速研判異常信息。上半年,累計成功攔截涉詐取現223筆,金額近2000萬元;對1500多名受害人賬戶實施保護性止付,保障群眾資金安全。
(五)聚焦宣防協同,營造全民反詐社會氛圍。聯合市反詐中心分析上半年高發案例,選取5部警示視頻和18條警示短語在轄區1300余個銀行網點滾動播放,日均觸達客戶超4萬多人次,實現業務辦理與警示教育深度融合;聯合公安部門開展針對學生、老年的主題宣傳和“五進”宣傳活動2400多場次,受眾人數超過49萬,有力地提升了全民反詐意識和能力。
二、下步工作打算
人民銀行煙臺市分行將繼續貫徹落實《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資金鏈”精準治理工作要求,統籌做好支付服務與風險防控工作,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壓實金融治理責任,依法穩妥推進涉賭涉詐“資金鏈”治理工作。
(一)切實落實聯席辦重點工作任務。配合公安機關開展涉案資金快速查控、異常交易攔截、預警勸阻等重點工作,實現關口前移,最大限度預防案件發生、減少群眾財產損失。加強警銀會商協作,強化風險信息共享和分析研判,加大對新型資金轉移手法研究,發揮聯防聯控作用。
(二)堅持“精準研判、精細操作、精確打擊”。加強涉詐涉賭風險研判形勢,梳理不法資金轉移特征庫,完善風險監測攔截模型,提高風險防控時效性、精準性。健全賬戶異地解控、線上解控機制,暢通異議申訴渠道,保障群眾合法權益。
(三)廣泛開展反賭反詐宣傳與培訓。以《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普法宣傳為主線,加強對易受騙群體、案件高發行業和重點地區的精準宣傳,提升群眾識詐反詐、合法使用銀行卡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深入開展反賭反詐宣傳培訓教育,形成金融行業專業化反詐隊伍,筑牢基層網點反詐風險防控底線。
主持人:
謝謝王行長。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大家舉手示意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提問:
據了解,2025年“全民反詐在行動”集中宣傳月主題為“反詐是門必修課 筑牢防線守好責”。那么,您認為這門必修課的核心課程內容是什么,大家需要重點學習哪些知識或技能呢?
王詩新: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之所以說反詐是“必修課”,是因為詐騙具有“無差別攻擊”的特點,無論年齡、職業、學歷,任何人都可能成為目標。目前,電詐手段從早期的短信詐騙到如今的AI換臉、屏幕共享詐騙,甚至精準利用受害者心理實施詐騙,一旦被騙,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還可能引發家庭矛盾、心理創傷,甚至危害社會誠信建設。生活在互聯網時代,必須先學會守住自己的錢包和信息安全,這是保障個人和社會穩定的基礎。這門“必修課”的核心可以概括為“識騙、防騙、應急”三大模塊。識騙就是要掌握常見詐騙類型的套路,比如騙子冒充公檢法辦案會要求你轉賬到安全賬戶,冒充客服退款會索要你的驗證碼,虛假網絡投資詐騙承諾你穩賺不賠等,記住這些“詐騙公式”,就能快速識別陷阱。防騙核心是建立“安全意識防線”,比如不點不明鏈接、不透露驗證碼、不輕易轉賬,以及凡是涉及金錢、個人信息的操作,務必通過官方渠道二次確認等。應急就是萬一不慎被騙,要知道“黃金處理步驟”,就是保存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證據,盡快撥打110報警,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
中新社記者提問:
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兩卡”治理至關重要,請問今年下半年在警銀聯動“兩卡”治理方面,有哪些措施或者計劃嗎?
孫黎明:
“兩卡”作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關鍵工具,一直是我們打擊治理的重點。今年7月4日,全市召開了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警銀聯動專題調度會議,對下一步的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安排部署。下步,公安機關將聯合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排查清理存量賬戶,進一步壓降銀行賬戶涉案率。立足主動預防嚴密資金管控,常態排查監測存量賬戶,加大類似涉賭涉詐等大數據模型研發應用力度,精準識別清理高危賬戶,預警管控風險賬戶,細化落實分級分類管控措施,及時開展核實反饋,處置高風險線索。同時,將進一步強化協同治理,推動源頭防范,突出精準化宣防,做好金融機構、通信機構主陣地宣傳和新媒體精準宣傳,突出加強老年人、高校新生、務工人員等易受騙人員“靶向式”警示教育,堅持“開卡必培訓、取現必告知”,組織開展“黑名單”涉案人員現身說法、典型案例巡回宣講等活動。進一步加強對銀行工作人員、通信運營商工作人員“識詐辨詐”專業培訓,舉辦反詐技能大比武,持續提升風險識別能力。進一步加強涉案銀行卡溯源治理,向上溯源追查違規開立、販賣銀行卡和對公賬戶的網點、人員,向下順線追查收購銀行卡、對公賬戶團伙和洗錢窩點,持續擴大戰果。也提醒大家,切勿出售、出租、出借自己的銀行卡和手機卡,一旦“兩卡”被不法分子用于詐騙、洗錢等犯罪活動,持卡人即使未直接參與,也可能被列為涉案人員,導致卡被凍結和停機,影響正常生活。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
煙海e家記者提問:
今年我市高發的新型詐騙有哪些?市民群眾應該做好哪方面的防范呢?
孫黎明: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今年以來,高發的詐騙類型主要有三種,一是刷單返利類詐騙。詐騙分子通過網絡途徑,如短信、微信、QQ、抖音等社交平臺或招聘網站,發布“零投入、高回報、日清日結”的刷單兼職信息,吸引受害人關注。完成任務后,以操作錯誤、系統卡頓、任務超時等各種理由拒絕返還本金及傭金,甚至以賬戶被凍結需要繼續投入才能解凍等理由,要求受害人繼續投錢,以此實施詐騙犯罪活動。二是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詐騙分子冒充投資導師、理財顧問,通過網絡平臺和交友軟件,推薦股票、外匯、期貨、虛擬貨幣等,引誘受害人加入“投資群聊”,聽取“專家”直播課,接受“大師”指導,用“成功案例”和小額獲利迷惑受害人,誘導其不斷加大投入,最終騙取全部資金。三是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詐騙。詐騙分子冒充電商客服或者快遞公司客服,主動打電話以商品質量有問題需要給予退款或者稱“開通了直播會員需關閉”“開通了百萬醫療項目需取消”“賬戶異常需解凍”等,后引導下載視頻會議軟件并要求開啟屏幕共享,最終轉走賬戶內錢款,遇有客服來電稱退款或取消某業務的,務必通過官方平臺渠道核實。今年我市還出現多起“線上詐騙、線下取現”的詐騙方式,詐騙分子先用各種手段對受害人實施詐騙,再以各種理由,誘導受害人使用快遞、網約車、貨拉拉等方式將被騙現金送到指定地點,或安排專人上門取現,請大家嚴加防范。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
2025.07.18 10:30
主持人:
感謝孫政委,提問環節就到這里。
各位記者朋友!
今天發布會的內容,既是對我市反詐工作的階段性總結,更向全社會傳遞了“詐騙必打、贓款必追”的堅定決心。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既是一場關乎民生福祉的“攻堅戰”,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持久戰”,離不開各職能部門的并肩作戰,更離不開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和媒體朋友的有力監督。希望各位媒體朋友繼續發揮傳播優勢,既宣傳反詐成效、揭露詐騙伎倆,也呼吁社會各界凝聚共識,帶動更多群眾成為反詐“宣傳員”“監督員”,真正讓電信網絡詐騙“不敢騙、不能騙、騙不成”,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感謝三位發布人,謝謝記者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