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廣清產業協同發展中心、清城黃埔協同創新中心揭牌暨低空經濟產業集群“廣清茶話薈”活動在大灣區(黃埔)低空經濟產業創新中心舉行。廣州市協作辦公室副主任張海蓉,廣州市黃埔區副區長何宇鴻,廣州市黃埔區副區長、廣州對口幫扶協作清遠指揮部指揮長鄧耀雄,清遠市清城區委副書記、區長莊志輝,廣清產業園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褚大軍,廣州開發區援建和對外經濟合作局黨組書記、局長黃輝龍等參加活動并揭牌。

隨著中心的揭牌運營,廣州、清遠兩市探索“反向飛地”模式再次邁出重要一步,依托這一“前端孵化+后端轉化”跨區域平臺,推動產業互補與要素流動,賦能區域協調發展新動力。

深化產業協同
重點孵化高成長性企業
近年來,廣清兩市共建、市區聯動形成合力,在廣州創新設立22個集產業孵化器、農產品展銷平臺、招商中心、人才驛站于一體的“廣清一體化融合發展前臺”(反向飛地),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此次廣清產業園、清城區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共建的“反向飛地”將實現“雙向賦能”——既依托廣州開發區的技術研發、產業孵化優勢,為清遠導入創新資源;又借助清遠在空間載體、成本優勢上的潛力,為廣州產業延伸提供落地場景,讓廣州的“智”與清遠的“地”精準對接,形成1+1>2的協同效應。

莊志輝表示,廣州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先行區,戰略超前、基礎雄厚。清城區區位優越、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是廣清兩市、黃埔清城兩區搶抓低空經濟風口,將廣清一體化向縱深推進的主動選擇和創新實踐。清城區將當好“服務員”,為中心高效運轉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當好“聯絡員”,推動清城企業與黃埔創新資源、市場主體深度對接與合作;當好“承接者”,引進優質項目和成果在清城落地轉化、發展壯大。

褚大軍介紹,廣清產業園將以此次廣清產業協同發展中心揭牌運營為契機,吸引擁有自研技術的優質企業入駐,充分利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及周邊地區創新資源、人才資源、金融資源等幫助孵化各類企業,重點孵化高成長性企業,實現成果轉化和量產。同時,進一步深化“總部+基地”“研發+生產”“創新+孵化”等產業合作共建共享模式,讓珠江畔的科創活力與北江邊的生態優勢,匯聚成推動廣清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廣清經驗”“廣清模式”。
瞄準前沿科技
共繪低空經濟“路線圖”
近年來,廣州市黃埔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迅猛,以億航智能為龍頭引領,已陸續引進小鵬匯天、廣汽高域、聚力航空等行業領先企業,形成覆蓋上游研發設計與原材料、中游零部件與整機制造、下游低空運營與服務的全產業鏈。大灣區(黃埔)低空經濟產業創新中心作為廣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載體,在低空經濟領域技術孵化、產業資源整合及創新生態構建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為黃埔區打造“科技+產業+金融”深度融合的低空經濟示范區注入新動能。

“廣清茶話薈”活動環節,低空經濟領域專家、北京鳶飛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震博以“低空空域管理及低空數字化管理”為主題,解析了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全景。“當前低空經濟正處于‘技術成熟度爬坡期’與‘應用場景爆發期’的交匯點,無人機物流、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旅游等場景將在未來3-5年進入規模化驗證階段。”周震博表示,廣清兩地的協同布局恰好踩中了產業發展的 “關鍵節點”——廣州的研發能力可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清遠的空間優勢能承載中試與制造環節,“這種‘產學研用’的跨區域協同,正是破解低空經濟‘落地難’的有效路徑。”

布局新興產業
項目簽約啟航灣區“新航道”
招商推介環節,廣清產業園、清城區、清遠市駐廣州招商隊的代表分別從區位優勢、政策支持、服務保障等多個維度面向與會企業進行宣傳推介。



現場,廣清產業園管委會與廣州市拓邦數字能源有限公司、廣州熠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桐翔科技有限公司簽約,三家企業將首批入駐廣清產業協同發展中心。

此次活動吸引了30余家廣州低空經濟領域企業參與,涵蓋無人機研發、低空通信、航空物流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參會企業代表普遍認為,廣清協同模式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跨區域解決方案”,在廣州做研發、在清遠搞生產,既能依托廣州的人才與資本優勢,又能降低運營成本,是中小企業突破發展瓶頸的“有效選項”。廣清產業園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推動政策共享、要素互通、項目共建,推動“反向飛地”成為廣清兩地產業升級發展的“助推器”。


廣清一體化自2012年首次提出以來,產業、交通、營商環境、公共服務、生態環保“五個一體化”不斷推進,成為廣東省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樣本。2024年,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6.54%,全口徑稅收同比增長10.37%,助力清遠連續兩年在廣東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工作評價中獲評“優秀”等次,廣州—清遠市級結對幫扶協作關系獲評“優秀”,廣州—清遠對口幫扶協作指揮部獲評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表現突出集體。11年前,乘著廣清一體化的東風,廣清產業園應運而生,從魚塘荒地蝶變為產業高地,形成智能家居、汽車零部件、新材料、高新現代農業生物技術、食品美妝“3+2”產業體系;截至目前,園區累計簽約項目357個、已培育規上企業108家、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近1200億元。今年1-7月,園區經濟頂壓前行,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29.2億元,同比增長20.7%;全口徑稅收收入3.4億元,同比增長10.8%。

目前,汽車零部件產業總產值占廣清產業園工業總產值近30%,園區200公里半徑內覆蓋廣汽、小鵬等幾大主機廠,形成“2小時供應鏈生態圈”和“灣區研發+清遠制造”的良好發展態勢,為企業發展提供天然沃土。低空經濟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廣清產業園將充分依托清遠空域優勢,支持、引導園區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技術改造轉型生產低空設備配套產品,形成“整車向整機、汽配向航配”的轉型路徑。同時,依托清遠生態、農業、旅游等資源優勢,開發拓展無人機物流配送、空中游覽等應用場景,形成“制造+服務”雙輪驅動模式,助力廣清低空經濟示范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