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于天洋 攝影報道
家門口的智能電子站牌上,實時公交一目了然,新能源公交車舒適又便利;縣縣通高鐵了,乘著高鐵很快便可到達“詩與遠方”……在煙臺,“綠色出行”如此愜意。
煙臺不斷完善綠色出行的基礎設施,優先發展綠色低碳公共交通,努力構建綠色出行友好環境,持續提升公眾綠色出行意識,全面培育城市綠色出行文化,“綠色出行”蔚然成風。
綠色出行駛入“快車道”
這個暑假,乘著高鐵去旅行成為很多人的選擇。萊榮、濰煙兩條高鐵相繼通車后,煙臺實現了縣縣通高鐵,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更加高效。
近年來,高鐵動脈、空中航線、海上通道的完善,大大提高了公共交通的通達效率。
眼下,龍煙市域鐵路正在全力推進,將為煙臺市民出行帶來綠色變革。項目的大臨設施已全部完成,隧道正在掘進,墩柱不斷增加。龍煙市域鐵路東起煙臺站,西至黃渤海新區,全長46.6公里,利用煙臺市內既有龍煙鐵路、藍煙鐵路的富余能力,新建煙臺蓬萊國際機場支線。沿線新建車站6座(福萊山站、柳子河站、古現南站、古現站、八角站、蓬萊機場站)、改建車站4座(煙臺站、珠璣站、福山北站、煙臺西站),計劃2027年9月底通車。
項目改造后將開行市域公交化列車,打通煙臺市東西方向快速公共交通通道,服務沿線通勤客流、機場客流、輪渡客流和旅游客流。屆時,煙臺站至機場的一站直達列車預計運行時長25分鐘左右,站站停的列車預計運行時長45分鐘左右,將有效解決雨雪惡劣天氣的機場通行問題,對促進市區加速融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建設互聯互通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具有重大意義。
下了高鐵,零距離換乘長途客車、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煙臺南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正在快速崛起。作為市區重要的交通節點,煙臺南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備受關注。工程總建筑面積172792平方米,地上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出租車及車上落客區、公交站房、長途站房、樞紐配套用房、國鐵出站廳等。地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樞紐配套用房、社會車和網約車及設備用房、市政預留等。室外配套建設集散廣場、場站等。
放眼全市,不斷織密的立體“交通網”,讓城市綠色出行駛上“快車道”,給市民帶來了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體驗。
公交出行舒適便利
“新能源車很穩當,夏天空調開放,路上還有公交專用車道,效率特別高。”乘坐1路公交車去上班,為萊山區上海灘花園小區居民林奇帶來了舒適和便利。
乘著公交出行,正在為越來越多的煙臺市民帶來舒適和便利——
公交設施更加健全。建成了煙臺西站綜合交通樞紐、煙臺牟平旅游換乘中心等客運樞紐站和養馬島孫家疃公交場站等8個公交場站,市區站點500米覆蓋率提升至100%;完成了迎春大街等39條道路公交專用道施劃,全市公交專用道達超過200公里,實現了網絡化運營。
公交服務更加暖心。近年來,煙臺累計優化公交線路140多條,開辟了“接駁公交(微循環)”,開通了“快1路”“快21路”“快61路”等大站快線,形成了串聯市區各組團的“快線”網絡。實施“市區一元公交”,市民公交出行成本大幅節省。開通特色主題線路,“愛在17,愛在一起”、紅色教育公交專線等讓公交和城市更有溫度。提供公交延時服務,結合商業區、景區的營業時間和乘客出行特點,及時調整公交線路運營時間,為市民夜間出行提供便利,保障煙臺市夜間經濟發展。發展互聯網公交服務,“煙臺公交”APP來車信息實時預報率達到100%,日活躍量達35.6萬人次;推出“定制公交”服務,通過“煙臺公交”APP提出開線訴求和網上購票。
如今,綠色低碳出行在煙臺已經蔚然成風。新增及更新公交車中新能源比例為100%,新增及更新出租車中新能源及清潔能源比例為100%,綠色公共交通車輛占比達到91.4%。建成宮家島、東里、高新區等三處光伏充電站,省內首次將光伏發電技術應用于公交運營,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000余噸。發展應用疏港鐵路、水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等運輸工具,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交通力量。
2023年,交通運輸部公布了28個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名單,煙臺市名列其中,成為全省4個“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之一。
多式聯運降本增效
今年以來,煙臺交通物流行業捷報頻傳。
4月11日上午,首列福山——廣東鐵路集裝箱班列從位于福山區的山東濟鐵煙臺物流園緩緩駛出,駛向終點廣東大朗站。
這是煙威地區首次開行納入國鐵集團圖定方案的直通鐵路班列,對煙威地區通過鐵路多式聯運與廣東地區形成資源互補、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發往廣東的貨物均為點對點貨源,由山東德寶物流公司組織,班列編組40輛,裝載著聚碳酸酯、聚醚、調味品和機械設備等貨物,服務于煙臺萬華集團等重點企業。
班列從物流園出發,僅三天即可到達廣東常平、石龍、大朗等站,綜合物流成本較公路節省約20%,綜合時效較水運節省約70%,一條魯粵物流新通道就此形成,打通南北物流鐵路大動脈,解決了原來貨物運輸時間難以保證、運輸模式單一的問題。
6月,德龍煙鐵路實現一體化運營,海鐵聯運跨省新通道全線貫通,暢通了煙臺港貨物運輸大動脈,帶動運費下降七成以上。此外,道恩集團公海鐵聯運等5個項目被列入國家和省級試點。
7月4日,煙臺市公鐵水空多式聯運物流供需對接會舉行,匯聚了鐵路、港口、航空、制造業龍頭等120多家企業,共同描繪多式聯運發展新圖景,搭建公鐵水空多式聯運模式的“黃金平臺”。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被譽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多式聯運的煙臺模式,升級綠色運輸的組織方式,為這條“大動脈”增添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