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MG全媒體記者 張孫小娛 通訊員 衣寶萱 攝影報道
“以前報銷醫藥費要攢一沓單據,跑好幾個部門,現在出院時直接結算,自己只付自費部分就行啦!”芝罘區退休職工呂女士談起醫保變化,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從單位申請報銷,到醫院端結算,再到一站式無感結算,呂女士的三次住院醫保報銷變化的背后,是煙臺醫保十年磨一劍的改革攻堅。
參保范圍持續擴大,待遇水平穩步提升,服務體驗不斷升級……從制度保障到智慧服務,從支付改革到系統協同,煙臺醫保以全方位的深度變革,讓醫療保障成為港城市民幸福生活的堅實底座,書寫了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體系革新,筑牢全民醫保防護網
“感謝煙臺醫保的這項政策,讓我們這些跨地域養老的家庭受益匪淺。”今年,安女士為身在青島市養老的姐姐辦理了退休職工異地長期護理手續,不僅電話辦理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減輕了家庭負擔。
安女士的獲得感,源于自2024年6月30日起煙臺擴大失能人員評估范圍的政策紅利。將部分中度失能人員、重度失智人員、異地長期居住失能人員納入職工長期護理保險保障范圍,是煙臺醫保筑牢待遇保障體系的一個縮影。
煙臺市醫保局圍繞“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后顧之憂”使命,聚焦“品重醫保”工作目標,從忠誠品格、為民品質、能動品行、穩健品性和智慧品度五個維度系統推進醫保改革。
在參保擴面方面,煙臺健全基本醫保參保長效機制,出臺連續參保和零報銷激勵政策。對參加2025年度及以后年度居民醫保的人員,連續參加煙臺市居民醫保滿4年的,之后每多參加一年,將提高大病保險支付限額3000元;當年居民醫保零報銷的參保人員,次年也提高大病保險支付限額3000元。
市民醫保待遇水平也在穩步提升。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5%,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報銷比例由70%提高至75%。職工取消第三次及以上住院起付線,在中醫醫療機構住院下調起付線20個百分點。單獨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最高支付限額提高至600元,同時患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最高支付限額提高至1000元。
對于困難群體,煙臺落實低收入困難群眾資助參保政策,對參保人醫療費用支出實行主動篩查、動態監測、及時預警,跨部門信息共享機制進一步完善。
智慧賦能,打造便捷服務新體驗
日前,蔡大爺因病在河南開封當地就醫,在報銷時發現自己沒有辦理異地就醫備案。他打電話向煙臺市醫保局求助,工作人員立即線上進行身份校驗并幫他辦理了異地長期醫保備案,全程不到兩分鐘。
異地長期居住人員醫保備案“電話即辦”,是煙臺醫保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新舉措。煙臺還推出了28項“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省內異地就醫備案、生育津貼、在職轉退休醫保待遇等4項服務實現免申即享。
智慧醫保的建設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煙臺加快推進“兩結合三賦能”國家試點,建立煙臺“數據地方專區”,匯聚4大類、78.3億條數據,持續拓展大數據應用場景。
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實現“‘醫保碼’就醫+結算”全流程應用,省內率先上線“醫保地圖”,在今年上半年全省醫保信息化標準化工作評估中排名全省第一。
令人欣喜的是,煙臺開展醫保可信支付試點,實現“住院辦理免押金、出院回家無感結算”。這意味著患者住院不再需要墊付大量資金,出院時系統自動結算,患者只需支付個人承擔部分即可離院。
基層服務也在全面升級。煙臺推進基層醫保服務平臺建設省級試點,為全市1700余家醫保服務站提供更便捷的信息平臺支撐。將一體化村衛生室全部納入醫保定點,讓農村居民“買得到、可報銷”。
推動醫保政務服務事項“市域通辦”。打破因參保地與戶籍地或居住地不一致造成的辦事限制,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備案、門診慢病資格認定、生育津貼支付等27項全省統一醫保政務服務事項在全市任一醫保服務大廳全部實現無差別受理、辦結。
煙臺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省內率先實現生育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率先實現普惠型商業健康保險異地就醫免審直賠,這一工作被國家醫保局推介,被央視等國家級媒體報道。
三醫協同,深化改革提升群眾獲得感
“現在在附近慢病定點醫院門診開藥,既專業對癥,藥品價格也便宜,結算的時候還能享受醫保報銷政策。”呂女士為門診政策的提標加碼點贊。
居民普通門診報銷比例提高15%,退休人員普通門診年支付限額提高到6000元,女性靈活就業人員生育醫療費納入保障……近年來,煙臺出臺多項醫保新政,全面提高居民和職工的醫保水平。
這些變化的同時,煙臺縱深推進“三醫”協同發展。通過建立完善住院和中醫DRG、門診APG、精神類按床日付費等多元化支付方式,引導醫療機構規范診療發展。
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成效顯著。累計落地執行集采藥品890種、高值醫用耗材40類,顯著減輕群眾用藥負擔。
煙臺還出臺了支持醫藥企業創新發展的12項醫保服務措施,建立涵蓋297家醫療機構和50家藥店的國談藥品“雙通道”供藥網絡。
在醫藥價格管理方面,我市新增3項藥學類醫療服務項目,調整320項醫療服務價格,開展20項醫療服務價格專項治理,規范整合6類醫療服務價格,減輕群眾負擔和基金支出4.9億元。
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救命錢”,煙臺構建“1233”立體監管體系,扎實推進醫保基金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健全市級飛行檢查、區市協作互查、日常稽核檢查、部門聯查、有獎舉報核查相結合的監管體系。
我市在全國首個出臺《定點醫藥機構醫保合規建設行政指引》《基金監管檢查規則和負面清單》,開展“三醫同堂”培訓和案例警示教育,確保醫保基金安全高效使用。
從墊資跑腿到無感結算,從看病憂心到醫有所保,十年醫保改革,煙臺交出了一份人民至上的暖心答卷。如今,覆蓋城鄉的多層次全民醫療保障體系,正在不斷刷新市民的醫保體驗感,也為千家萬戶的幸福與安康撐起了“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