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9月16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侯瑞)近日,煙臺毓璜頂醫院收到一封來自福山區人民醫院婦產科的感謝信,信中表達了對煙臺毓璜頂醫院以及派駐婦科專家趙曼茵在對口幫扶工作中的大力支持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在一年的對口幫扶工作中,趙曼茵以精湛醫術、敬業精神與溫暖仁心,為基層醫療注入強勁動力。

福山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感謝信
2024年9月,剛結束到北京協和醫院進修的趙曼茵,積極響應號召,奔赴福山區人民醫院婦產科進行為期一年的幫扶工作。到崗后,她始終秉持謙遜平和的態度,從不以“外來專家”自居,而是把自己當成科室里的一份子。面對該科室醫護人員緊張、工作繁重的現狀,她主動請纓,全身心投入到臨床一線工作中,積極參與科室輪值、查房、門診、手術等日常事務,對待每一項工作都一絲不茍,力求做到盡善盡美。趙曼茵的實際行動,迅速拉近了她與科室同仁之間的距離,并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趙曼茵(右一)在為患者進行宮腔鏡下子宮粘膜下肌瘤電切術
在專業技術幫扶的道路上,趙曼茵既是“傳經者”,也是“破局人”,充分發揮進修所學與臨床經驗的優勢,通過“教學查房+專題授課+手術示范”的模式,將理論與實戰深度結合,助力該院婦產科突破多項技術瓶頸。她帶領科室團隊成功開展了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子宮肌瘤剝除術,攻克巨大子宮肌瘤合并妊娠剖宮產術、盆腔粘連松解術等難題,更是完成了高難度的宮腔鏡下巨大腫物電切術。
一名39歲的子宮肌瘤患者曾因12cm肌瘤伴嚴重貧血(血紅蛋白僅69g/L)前來就診,趙曼茵先通過藥物改善其貧血狀況,再精準把握手術時機完成開腹剝除術,患者術后恢復順利。另外一名35歲的宮腔黏膜下肌瘤患者,因肌瘤增大至4cm引發中度貧血,趙曼茵為患者實施了宮腔鏡電切術,全程僅出血10ml,術后血紅蛋白回升,頭暈乏力癥狀徹底緩解。這樣的成功案例,在她的幫扶期間屢見不鮮……
除了臨床診療,趙曼茵還主動為兩院之間搭建起“橋梁”。面對病情復雜、診斷存疑的患者,她及時對接煙臺毓璜頂醫院相關專家,協助安排轉診、超聲會診與住院治療,并持續跟進后續診療進展。
一位患有會陰壞死性筋膜炎的重度肥胖患者,因空腹血糖高達20mmol/L且不遵醫囑,炎癥迅速蔓延至上腹壁,隨時面臨感染性休克風險。趙曼茵果斷聯系轉診,最終患者在毓璜頂醫院多科室協作下成功治愈。這種“雙向聯動”不僅讓患者就醫更便捷,也讓基層醫生得以在病例中學習先進理念,真正實現了“幫扶一程、帶動一片”的實效。

趙曼茵(左一)幫扶期間收到患者送來的錦旗
趙曼茵還積極投身健康科普與義診服務。她先后走進福山松霞新南苑小區、福海路等社區,為數百名婦女普及婦科常見病知識。三八婦女節期間,她走進福山紡織廠,圍繞“異常出血”“HPV認知”等主題開展講座,認真解答居民疑問。“以前看三甲專家得跑老遠,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問明白,還不用掛號,太方便了!”社區居民的感慨,道出了她下沉服務的價值。隨著口碑傳播,趙曼茵的門診量日益增加,即便頻繁加班,她也始終耐心接診,從未有過怨言。
“下鄉幫扶是醫者本分,能為基層多做點事,我心里踏實。”收到感謝信時,趙曼茵坦言既意外又溫暖。這封感謝信,不僅是對她個人工作的肯定,更彰顯了煙臺毓璜頂醫院對口幫扶模式的實效。通過專家下沉、技術扎根,優質醫療資源正逐步打通服務基層的“最后一公里”,為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注入持久活力,也讓更多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安全、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