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9月12日訊 近日,在“海川”輪作業期間,面對貨種復雜、吊裝難度大、疊裝地面不平整等挑戰,山東港口煙臺港聯通國際件雜貨碼頭公司緊緊錨定“打造專業件雜貨萬能碼頭”的目標,通過精準調度、精細作業,實現該輪工程車輛裝船車距控制在5-10厘米,以“零縫隙”實現艙容利用最大化,助力“中國制造”破浪出海。

依據配載要求,此次作業的266輛工程車輛需疊裝于艙內原有貨物之上,而艙內貨物表面不平整、間隙較大,形成多處溝坎,給機械調整和行駛作業帶來較大困難及安全隱患。面對復雜工況,公司提前部署、靠前指揮,充分發揮“一船一策”策略優勢,實施全程現場盯控,作業人員分工明確,設備、人員緊密配合。

針對疊裝時艙內溝坎多、行車難的情況,作業團隊從門機落點入手,通過鋪設鋼板和木方構筑臨時“車道”,確保車輛平穩通行。此外,作業人員還采用“雙司機協作”操作模式,在艙內配備兩名司機,一人駕駛、一人指揮,并由裝卸隊指揮手在旁協助,顯著提升作業安全性與操作精度。經多次精細調整,最終,每臺機械車距都控制在5-10厘米,以實際行動展現“特色業務領先一流”的硬核實力。
煙臺港錨定“特色業務領先一流”的新發展方位,以《港口件雜貨裝卸作業操作規程》為基準,通過精準區分貨種類別、規范屬具配置、細化作業流程、嚴格執行標準,系統推進重點貨種作業能力提升,截至目前,已成功完成200余類件雜貨裝卸作業。同時,煙臺港積極推動智慧綠色碼頭建設,持續完善可視化工屬具平臺,實現對百余種工屬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幅提升作業協同效率,為中國制造“破浪出海”注入了強勁動能。